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岳飞庙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岳飞庙

分类:【传统文化】

位于汤阴县城内西南门里,为祭祀南宋初年抗金名将岳飞而建。始建年代不详,明景泰元年(1450年)重建,坐北朝南,面积4000平方米,殿宇近百间。头门坐东朝西,是一座经过精心设计的精忠牌坊楼,上额为“宋岳忠武王庙”,西侧八字墙上刻有“忠”、“孝”两个大字。进入门楼,首先看到山门石阶下跪着五具铁铸像,是当年杀害民族英雄岳飞的千古罪人秦桧、王氏、万俟

、张俊、王俊。跪像身后高台之上,有施全铜像一尊,怒目执剑,对秦桧、王氏等呈镇压之势。高台两侧悬有一幅对联:“蓬头垢面跪阶前想想当年宰相,端冕垂旒临座上看看今日将军”。向北进山门,便可看到檐下三幅巨匾,上书“精忠报国”、“浩然正气”、“庙食千秋”,明柱上嵌有楹联:“存巍然正气,壮故乡山河”。庙院内,古柏苍翠,碑碣林立,东西两道碑垣高墙又辟两院,各有一亭。东曰“肃瞻”,西曰“觐光”。碑林石刻近三百块,是中原地区一个较大的书法、文学艺术宝库。穿过仪门,是雄伟庄严的岳飞大殿,门额巨匾“乃武乃文”。殿内正中是一尊岳飞端坐的彩色塑像,上匾为“还我河山”。两侧楹联是“朱仙镇血战敌丧胆,风波亭长恨遗千秋”。大殿两侧的东西厢房,是岳飞生平事迹陈列馆,大殿后院,是寝殿,殿内陈列着岳飞的书法珍品《出师表》石刻。在寝殿后,还有岳云祠、四子祠、岳珂祠、孝娥祠等。

位于朱仙镇。南宋绍兴十年(1140),金兀术率兵南侵。岳飞率军于郾城(今属河南)大破金军主力,并进军朱仙镇,河北豪杰群起响应,形成夺回京师、收复失地的良机,不期被力主求和的高宗、秦桧以一日十二道金牌催促班师,并于两年后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其杀害。后人为纪念民族英雄岳飞,曾在多处立庙奉祀,仅明代即有四所。朱仙镇岳庙创建于明成化十四年(1478),正德四年(1509)加以扩建。原占地70余亩,后经变迁,现存有单檐歇山顶大殿、山门、东西厢房等建筑,总面积12320平方米。庙南北向,为三进院落,气势恢宏。庙内原碑碣甚多,简霄有《过朱仙镇谒武穆祠》云:“金牌十二乱如麻,挥泪旋师岂为家。铁骑纵横胡世界,锦帆飘泊宋天涯。乾坤遗恨容秦贼,父老欢呼尚岳爷。公道人心真不死,古今成败重咨嗟。”词意真切,书法亦佳。

位于县城西南隅。又称宋岳忠武王庙。岳飞(1103―1142)字鹏举,河南汤阴人。南宋抗金名将,多次举兵北伐,屡建奇功,后被以“莫须有”罪名枉杀。庙始建于明初,历经修葺增建,面积达4300平方米。庙呈长方形,坐北向南,院落结构严谨,殿廊亭台,刻绘铸塑丰富多彩。山门前有施全祠,内奉施全铜像,祠前有秦桧、王氏等五奸臣铁铸跪像。精忠坊及东大门分立山门左右两侧,庄重大方。拾级进庙,古柏苍翠,碑碣林立。东有小巧玲珑的觐光殿和肃瞻亭。御碑亭后为大殿、寝殿。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庄严宽敞,内有岳飞彩塑坐像,高丈余,英武魁伟,正气凛然,上悬“还我河山”巨匾。寝殿四壁镶嵌岳飞《满江红》和诸葛亮《出师表》等刻石,笔力挺拔,奔腾豪放。寝殿周围有岳云殿、四子殿、孝娥殿、岳珂殿、三代祠等建筑,庙内还保存历代刻石193块。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5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