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岳麓山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岳麓山

分类:【文化精萃】

又名麓山。“旧志”把岳麓山称南岳衡山之足,故以岳麓名。在湖南省长沙市西,湘江畔。最高海拔297米,林木葱茏,山泉幽深,有“岳楚之胜,甲于楚汀”之誉。山上名胜古迹甚多,以岳麓书院、爱晚亭、麓山寺,望湘阁、云麓宫、白鹤泉等著称。毛泽东青年时期经常在此进行革命活动。古迹几经兴废,建国后修葺一新。1972年,湘江大桥建成后,岳麓山、橘子洲和长沙市区相连一体,为著名游览区。山上有黄兴、蔡锷等人墓地,并建有革命烈士墓。

山名。在今湖南长沙城畔、湘江西岸,南岳72峰之一。有诸多胜迹。东麓岳麓书院,为朱熹、张?讲学的地方。现存建筑文昌阁、御书楼、湘水校经堂、十彝器堂、半学斋及崇道祠、濂溪祠等,为清代遗物。山腰麓山寺,始建于西晋泰始四年(268),后成为“江南第一道场”。唐代开元十八年(730)大修,书法大家李邕撰写碑记,名“麓山寺碑”,为唐碑珍品。山顶“禹碑”原在衡山岣嵝峰,南宋嘉定五年(1212)摹写移刻于此,碑文77字,形奇特难辨,明代学者杨慎言记大禹治水事,民间相传为大禹登衡山时所刻。爱晚亭系清代乾隆五十七年(1792)重建,原名红叶亭、爱枫亭,清人袁枚据唐代诗人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意改称今名。

位于长沙市湘江西岸,与长沙币区隔江相望,为南岳72峰之一。总面积约8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1297米。碧嶂屏开,秀如琢玉,层峦耸翠,林壑幽深,是湖南省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自西汉以来,历代遗址遍布,以爱晚亭、云麓宫、麓山寺、岳麓书院、白鹤泉、清风峡、望湘阁、步虚岭、舍利塔、笑啼岩、蟒蛇洞、禹王碑最为著名。黄兴、蔡锷、陈天华、姚宏业、焦达峰、蒋翊武、禹之谟、刘道一、陈作新、刘昆涛、黄爱和庞人铨等近代革命家葬于此。毛泽东在第一师范求学时,常与蔡和森、罗学瓒、张昆弟等会聚于此,研讨国家大事,探求革命真理。岳麓山是湖南重要的文化教育区,湖南大学、中南工业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等大专院校都坐落在山麓。1975年辟为公园。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3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