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崇宁兴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崇宁兴学分类:【传统文化】 宋徽宗崇宁年间大力发展各级各类学校的举措。主其事者为蔡京。其规模和深度都超过仁宗、神宗时的兴学。其要点有:(1)崇宁元年(1102),诏天下诸县皆置学。二年,又诏天下诸州学、县学皆置小学。因此,学生人数激增。以福州州学为例,哲宗时仅有500人,崇宁三年则多达1,200余人。(2)太学生名额增加到3,800人。其中3,000人为外舍,600人为内舍,200人为上舍。为容纳外舍生,崇宁元年,特在开封南门外择地营建外学,称作辟雍。(3)崇宁元年,将太学的三舍考选法推广到全国各地的州学。(4)崇宁三年,明令废除科举,取士并由学校,建立了一套学生由县学升州学,由州学升太学的三级递升制。(5)建中靖国元年(1101),秉承神宗遗志,置宗学。(6)崇宁二年,置医学。三年,置算学、书学、画学。统称“崇宁四学”。同年,又责成各州置武学。(7)教材以王安石《三经新义》、《字说》等书为主,严禁传授元钓学术。以上举措,有的后来被废止。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