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崖州古城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崖州古城

分类:【传统文化】

即今崖城镇,位于市西南,宁远河出海处。历史上惯称崖州和珠崖,为历代州、郡、县治所。宋时这里已以自然风光优美著称。北宋诗人卢多逊游崖城水南村,赞叹云:“远客杖藜来往熟,却疑身世在桃源。”北宋筑土城。南宋庆元四年(1198)砌起城墙,设东、西、南门。东、西门久圮无存,唯南门幸存,已经修复。城门赭红色,门庭垛口均保持原貌,额上有清代镌刻的“文明门”三字。城门上增建一座两层楼房,称文明楼。登上门楼,可远望鳌山景色。南宋名臣赵鼎、胡铨等曾谪居于此,颇多题咏。宋末元初纺织家黄道婆曾居水南村多年,向黎族人民学习先进纺织技术。富丽堂皇的裴闻义住宅盛德堂亦建于此。名胜古迹还有孔庙、慈禧太后御笔“寿”字碑及迎旺塔等。

崖州古城系今三亚市的崖城。宋以前为土城。它是海南历史上屈指可数的、有名气的一座古城。南宋庆元四年始砌砖墙,后经元、明、清三代扩建,成为岛内略具规模的一座城池。从宋到解放初,历代的州、郡、县治均设于崖城。唐、宋、元、明朝不少高官名人被流放到此,仅副宰相以上的就有14人,故有 “幽人处士家” 之称。公元748年,著名的唐高僧鉴真和尚第五次东渡日本,当时正值风期,他所乘之船被飘流到崖城附近,并停泊于宁远河口。当时他曾在崖城帮助修理大云寺,还留下一批准备带往日本的佛教经典,在崖州文化史上久传为佳话。崖城的水南村,是唐朝宁远县故址。元代女棉纺织家黄道婆,曾居水南村近40年之久。村里的 “盛德堂”,原为宋昌化守裴闻义的住宅,赵鼎南谪居于此,便命其宅为“裴氏庐”。不久草庐改建瓦房,名为“裴氏宅”。后来胡铨亦居此10年,临返衡阳时,挥书横匾为“盛德堂”。崖州城中还有“孔子庙”,据载,庙宇建于宋朝,原在城外东南,历代数经迁徙,至清嘉庆25年,迁入城中,建文明门。尊经阁、崇圣祠、大成殿等。城外二三里有条宁远河,河畔风光秀丽,景物宜人,古今游人,莫不叹为观止。宋朝宰相卢多逊曾有诗赞云:“珠崖风景水南村,山下人家林下门。鹦鹉巢时椰结子,鹧鸪啼处竹生孙。鱼盐家给无墟市,禾黍年登有酒樽。远客杖藜来往热,却疑身世在桃源。”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3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