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崖葬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崖葬

分类:【传统文化】

亦称“崖洞葬”。①风葬的一种。通常把死者遗体安放在崖洞中或崖壁上,使之风化的葬法。我国少数民族中的壮族、布依族、苗族、瑶族、仡佬族、门巴族,以及台湾高山族雅美人都行崖葬。崖葬大致可分四种类型:A、崖洞葬。即将装尸体的棺木放在天然崖洞中。B、崖墩葬。将棺木放在山崖层里罅隙之中。C、崖窟葬。将棺木放在人工开凿的窟龛中。D、悬棺葬。将棺木放在打入崖壁的木桩上,悬空贴崖壁而放。崖葬的葬制分一次葬(即葬尸于棺内)、二次葬(先焚尸再葬遗骨于棺内)两种。葬具有木棺、石棺、陶棺和布袋等多种。②门巴族丧葬习俗。葬者一般是有威望的大喇嘛、活佛。葬时将尸体放在桶内,抬到高山石崖之下安放,因崖高气候寒冷,尸体经久不腐,以示对死者的尊重。意外夭折的孩童也行此葬法。③壮族丧葬习俗。人死后把棺材挂在悬崖上,或者拿到山洞里存放。也有的把遗骨按人体结构收在坛中,一排排地按家族放在山洞里存放。壮族认为他们的祖先是从山洞里出来的,死后应该回到山洞里去。

①风葬的一种。通常将死者遗体安放于崖洞中或崖壁上使之风化。早在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中期即已实行洞穴葬。曾流行于东南亚、大洋洲以及琉球群岛等地。有的直接将尸体置于天然崖洞或山崖罅隙处, 有的则直接将尸体置于人工凿成的崖窟之中, 有的却将尸体放入棺内后再搁置于打入崖壁的木桩上, 即悬棺葬。在中国, 闽、台、浙、赣、黔、桂、湘、川、滇备省皆有此俗, 并在古代的濮、越、巴、僚、汉以及近代的壮、布依、苗、瑶、仡佬、高山等民族中就已盛行。②西藏门巴族的一种葬俗。流行于门隅局部地区。葬者多为有威望的大喇嘛。葬时将尸体放入桶内,抬至高山石崖之下安放。因气候寒冷,尸体经久不腐。以示对死者的尊重。此外, 天折的孩童有时亦行此葬。

①风葬的一种。通常将死者遗体安放于崖洞中或崖壁上使之风化。早在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中期即已实行洞穴葬。有的直接将尸体置于天然崖洞或山崖罅隙处,有的直接将尸体置于人工凿成的崖窟之中,有的将尸体放入棺内后再搁置于打入崖壁的木桩上,即悬棺葬。我国闽、台、浙、赣、黔、桂、湘、川、滇各省皆有此俗,并在古代的濮、越、巴、僚、汉以及近代的壮、布依、苗、瑶、仡佬、高山等民族中就已盛行。②西藏门巴族的一种葬俗。流行于门隅局部地区。有威望的大喇嘛才能享有此葬。葬时将尸体置于木桶内,抬至高山石崖下安放。因当地气候寒冷,尸体可长久保存。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0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