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嵩山道士寇谦之的道教改革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嵩山道士寇谦之的道教改革

分类:【地域文化】

南北朝初年,河南出了一位道教改革家,他就是嵩山道士寇谦之。寇谦之出身于官宦世家,其兄曾任雍州刺史。他性好道术,有绝俗之心,少修天师道。但发现天师道的陈规陋矩甚多,越来越不得人心,便决心对它进行改革。北魏神瑞二年(415年),他托言在嵩山顶峰之上,会见了道教的始祖太上老君(老子),降天书20卷,授他以天师的职位,并给以清理道教之权,交待他说:“汝宣吾新科,清整道教,除去三张伪法、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大道清虚,岂有斯事。专以礼度为首,而加以服食闭练。”(《魏书?释老志》)这就是他改革道教的简明纲领。他还说:北魏太武帝是天上的太平真君降临人间。经他改革后的新道教,有责任负起辅佐“太平真君”统治中原的任务。表示无条件地支持北魏政权,受到统治者欢迎。北魏宰相崔浩屈尊地拜他为师,礼事十分恭敬。北魏太武帝也极为高兴,在公元440年改元为太平真君元年。后来太武帝又为寇谦之在京城筑“天师道坛”,让他“显扬其法,宣布天下;太武备法驾而受符录焉。”(《魏书?释老志》)自此以后,北魏诸帝在即位之初,都要先去道坛接受符录,才能算是合法的政权。太平真君五年(424年),寇谦之又造作《录图真经》,托言系老子玄孙所颁赐,上献朝廷,受到太武帝的嘉奖。

寇谦之进行的道教改革,以遵循封建礼法作为修仙的首要任务,炼形炼气诸术都降至次要地位,并强调诵诫以约制人心,将道教与北魏政权密切地结合起来。人们称他改革后的道教为“新天师道”。在北魏政权的大力支持下,“新天师道”统治了中原及整个北中国。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1:4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