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州牧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州牧

分类:【传统文化】

官名。相传上古全国分为9州或12州,每州置牧,为一州长官,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分全国为13监察区,各置刺史1人。成帝绥和元年(前8)改刺史为州牧。哀帝建平二年(前5)复旧称。元寿二年(前1)再改称州牧。东汉初仍为刺史。灵帝时又改为州牧,居郡守之上,掌一州军政大权,州牧之任至此极重。魏、晋、南北朝多置刺史,唯北魏、北齐于司州,北周于雍州置牧。隋、唐两代仅于雍州置牧,余州皆置刺史。宋代于开封府置牧。元、明两代州牧之名废。清代以州牧为知州别称,官阶甚低,与知县并称牧令。参见“刺史”。

官名。古代分九州,每州设牧,为一州的长官。后来指朝廷委派的州郡长官。西汉武帝时,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把全国分为十三州,州设刺史,为监察官,没有固定驻地,官阶低于郡守,秩六百石。汉成帝时,改刺史为州牧,秩二千石,不久废。汉哀帝时复称刺史,后又称州牧。东汉灵帝时,为镇压农民起义,再设州牧,并提高其地位。居郡守之上,掌握一州的军政大权。魏晋南北朝时,设都督、总管、节度使等,州牧之名即废。隋唐时期,只有雍州设牧,以亲王领其名而不居其位,其余各州皆设刺史,州牧名存实亡。清代往往借用作知州的别称,实际上权限远不及东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2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