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工部尚书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工部尚书

分类:【传统文化】

官名。工部主官,六部尚书之一。工部官衙名起源于南北朝时之起部,晋、刘宋均置起部尚书,时朝廷兴建工程即临时设置,工程结束,职即罢免。其职掌分属都官、左民二尚书。隋代始设工部,长官称工部尚书,由中大夫充任。尚书之副职称侍郎,下辖工部、屯田、虞部、水部四司。唐承隋制、仍设工部尚书,职掌亦同,为正三品职。惟高宗龙朔二年(662年)曾改称为司平太常伯,光宅年间又改称为冬官尚书,神龙以后始恢复旧称。故俗又称工部尚书为冬官。宋初工部只置判部事1人,元丰改制后始设立工部尚书、侍郎等官,掌百工、水土之政令、以后历代相沿,均置工部尚书,掌营造之事。至清代满、汉尚书各1人,侍郎满、汉各1人。清末工部并入农工商部,设尚书1人。至此工部尚书一称废。

官名。东汉置尚书民曹,主缮修功作盐池园苑之事。晋,南北朝事归尚书起部曹。隋开皇二年 (582) 置工部尚书1人,正三品。统工部、屯田侍郎各2人,虞部、水部侍郎各1人。唐朝沿置。高宗龙朔二年 (662) 至咸亨元年 (670)改为司平太常伯,武则天光宅元年 (684) 至中宗神龙元年 (705) 改为冬官尚书,后复旧称。掌宫室营建,桥梁修造,百工技艺,以及屯田,水利、山泽之政令。尚书总掌其职,工部司掌经营兴造,凡有京城修缮,皆下少府、将作共同办理; 屯田司龙朔二年 (662) 至咸亨元年 (670) 改称司田,掌屯田、百官职田及诸司公廨田; 虞部司龙朔二年至咸亨元年改称司虞,掌京城街巷种植,山泽苑囿,草木薪炭等; 木部司龙朔二年至咸亨元年改称司川,掌天下川渎波池之事。四部司各设郎中、员外郎1人。中唐以后,成为高级文武大臣迁转之资,以侍郎掌本部实权。北宋初为寄禄官,土木工役之事皆隶三司。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后,复掌百工水土之事,从二品。哲宗元钓 (1086―1094) 以后,所属屯田、虞部、水部郎中员外郎或减省,或互兼。南宋初尚书侍郎或只置1人,兼掌文思院,军器所,又一度并少府、将作、军器监事归工部。辽朝为南面官。金熙宗天眷三年 (1140) 置1人,正三品。元初有右三部,世祖至元元年 (1264) 置工部,尚书4人,三年合为右三部。七年仍为工部,尚书置2人。至二十八年定制,尚书3人,正三品。明洪武 (1368―1398) 初置,后又置营造提举司、四科,十三年定官制,为正二品。永乐 (1403―1424) 迁都后,原南京官署加南京二字,后或称行在。嘉靖 (1522―1566) 中增置1人。清朝顺治元年 (1644) 改原工部承政问置,满、汉各1人,正二品。雍正八年 (1730) 升从一品。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0:5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