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巴乌节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巴乌节分类:【风俗文化】 云南省鹤庆县东、西山区一带彝族支系黑活人民间节日。时间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巴乌”即打猎归来的意思,原是一项欢庆狩猎凯旋的祭祀仪式。过去,每逢寨中猎人捕到猎物时,都要跳“巴乌”舞。跳舞之前,猎人要在歌舞场当众开剥猎物,把兽头交给狩猎的组织者或指挥者,兽皮交给打死野物的人。将肉收拾干净后交给主持祭祀活动的“阿布”,“阿布”再让助手拿到火堆上烧烤。随即,拿兽头的在前,披兽皮的随后,围绕火堆表演打猎时的各种动作形态。其他猎人则在捕获猎物的猎手带领下,扮兽尾随,共同表演擒野兽的各种动作。等到兽肉烤熟,人们便停止歌舞,共享野味。后来,跳巴乌舞逐渐演化成定时举行的传统节日。如今,节日中的巴乌歌舞更加精彩。由十二面木鼓,十二面铊锣和十二支唢呐(闰年各用十三件)组成乐队伴奏, 由三十六名年轻女子披上虎、豹、熊、鹿、麂子、兔、狐等的毛皮或者头插锦鸡和各种鸟雀的羽毛,装扮成飞禽走兽,围绕火堆踏歌起舞,表现各种动物的姿态,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猎手们则手持弓弩或钢叉,将“猎物”围住,朝“猎物”们旋转的相反方向,表演各种狩猎动作。节日期间,还要进行耍龙灯、狮灯,白鹤灯等活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