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巴图鲁坎肩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巴图鲁坎肩

分类:【地域文化】

清朝满族男子服饰。又称 “多纽坎肩”或 “多纽马甲”。巴图鲁,满语即“勇士”之意,因初时为武士战时或狩猎时穿着,故名。其服式较一般坎肩有独特之处,其衣长及腰,无袖,其两侧开禊至腋下部位不缝合,而用纽扣联其前后片,衣前片又裁制成上下两部分,胸前至两肩处一字形横列13颗纽扣,联其前片上下部分,俗称“十三太保”或“一字襟马甲”有别于一般坎肩。初制,用皮制成,衬在袍内穿着,乘马或行走热时,探手衣内解开胸前及两侧纽扣,即可使整个衣服褪下,免脱外衣之累。后则穿在衣外,改用绸、缎、纱等料制成,四周镶滚缘饰,单、夹、棉等种类风行一时。先期著于朝廷要员之间,故又称“军机坎”,迨至后期一般官员,八旗子弟皆可穿着,成为清朝晚期男子穿着的一种半礼服。

“巴图鲁”,满语勇士之意。这种坎肩无袖,两侧开衩,长及腰间,四周有镶饰,胸前与两肩衔接处用一排纽扣联结,两侧腋下各有三对纽扣联结,穿在外衣里面,非常方便,如感觉热,无需脱去外衣,只将坎肩胸前纽扣解开,便可褪下。行军打仗时穿着,也很实用。巴图鲁坎肩已流行百余年之久,样式如左图。

巴图鲁坎肩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4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