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巴蜀方言的变迁因素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巴蜀方言的变迁因素

分类:【地域文化】

从“蜀左言”到“言语颇与华同”,再到今天的四川方言,巴蜀方言发生了众多的变迁,影响这种变迁的因素也是众多的。如生活方式、经济发展水平,等等。但是人口迁移所带来的文化的传播,语言的相互影响,则是最不可忽视的因素。周振鹤、游汝杰在《方言与中国文化》中说:“人口迁徙在促使文化发展的同时,也使语言发生很大的变化。方言是语言逐渐分化的结果,而语言的分化往往是从移民开始的。”因而,以巴蜀地区的移民史为主线,探讨方言变迁的因素,是主要的方式,从中也可以兼顾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秦灭巴蜀以后,开始大规模地向巴蜀地区移民,以减小蜀族的政治势力。并且秦汉时期,蜀地成都又是朝廷显要官员的流放地,凡涉及重要事件的官员及其食客、亲属,均要流放入蜀。于是,大量的中原地区人口开始迁徙入巴蜀之地,形成了许多移民居住点。在这些移民集中地区,中原地区的方言成为通行的语言。特别是因为中原地区的方言是当时的官方语言,移民数量又较多,在政治因素与生活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大大促进了中原地区的方言流行,形成了“言语颇与华同”的结果。以后四川方言的发展,基本上就是以当时的中原地区方言为基础。这使得四川方言成为北方方言语系的一支。特别是汉唐以后,巴蜀经济日趋发达,与其他地域的文化交流十分频繁,更要求语言上的一致,从而使四川方言中的词汇、发音与北方方言具有更多相似性,而“蜀左言”的现象也就日渐消失。

因为巴蜀方言的形成主要是政治移民、经济交流形成的语言一致性,那么,巴蜀方言的区域就与当时的政治范围、区域划分有密切关系。据方言调查,巴蜀方言区应当包括陕西汉中地区,甘肃的白龙江流域地区,云南、贵州在内。在这个区域中的语言主要特征基本一致。尽管我们现在已把云南、贵州语言与四川方言分别开来,但它们之间的差异仍然较小,在方言体系中,仍把它们归为西南方言。对于甘肃白龙江流域、汉中地区讲,历史上有一段时间属于巴蜀地区,在文化上属于一个整体,因而语言上的一致性就是必然结果。对于云南、贵州讲,历史上曾是南方少数民族集中地域,他们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主要是通过巴蜀地区,要强化这种交流,就必须加强语言上的一致性,因而这些地区的语言明显受到巴蜀方言的影响。正是由于这样,才形成了较为广泛的巴蜀方言区,四川方言则是较具有代表性的方言。

四川方言是中原移民带来的语言,在四川这个特殊环境中,必然会受到巴蜀文化的影响,形成自身的一些特征。因此,四川方言虽然属于北方方言语系,但和其他地域的北方方言有较显著的区别,人们很容易就辨别出“四川话”。

首先,四川方言的语速较快,完全不同于北方语系的语速,反而与南方方言的语速相似。这对听惯慢语速的北方人来讲,很难听懂。 用“

舌”来形容南方方言,就是指语速过快,仿佛鸟叫,不容易听懂。实际上,只要四川人放慢讲话速度,北方人都能听懂。如四川人用自己认为的正常语速讲话,语速就显得过快,许多词汇就有发音不清的问题,所以北方人难于听懂。这显然与古巴蜀语言的发音、语速有关,受古巴蜀语言的明显影响。

其次,四川方言中的有些词汇是北方方言中所没有的,也是从北方方言的词义中难于扩展的,可能属于古巴蜀语言的词汇,在使用中保留下来,例如“煞果”(煞割)是一件事情的终了,结束。“扯把子”是指说假话,说谎话,开玩笑的话。这在北方方言中都难于寻求到根源。将蜻蜓称为“丁丁猫”,也应当是地方的习惯性称呼。

最后,四川方言中的某些名词与四川的地理环境有密切的关系,要有一些特定的名称指明事物。例如,在北方地区“地瓜”与“红薯”是同一种植物,它们又称为“红苕”。而在四川,“红苕”、“红薯”是指同一种植物,“地瓜”则完全是另一种植物,与“红薯”没有任何相似之处。值得注意的是,四川的农作物品种十分繁多,完全属于南方农作物区;语言却是属于北方方言体系,因而在名词的使用上会出现差异。这也是方言中的另一个重要特征,虽然这不是古巴蜀语言的痕迹,却是地域文化的表现。

在巴蜀地区的历史变迁中,大量的中原地区移民带来了当时的中原文化,中原语言。既由于中原地区政治地位,也由于中原地区文化的先进性,中原语言成为巴蜀地区的主导语言。只是这种语言受到巴蜀地区居民发音习惯的影响,受到部分生活习惯上的俗语影响,产生了巴蜀方言。巴蜀方言除了在个别细节上具有地域语言特征外,在主体上与北方方言保持了较多的一致。这是外来语言演化成地方方言的典型例子。巴蜀方言的使用区域远远超出了巴蜀地区,有较大的复盖面,这就体现了巴蜀地区在西南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重要地位,这也是四川方言成为西南地区官话的原因。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