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巴蜀画家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巴蜀画家

分类:【地域文化】

巴蜀画家既指出生在其它地方而在巴蜀地区产生著名作品的画家,也指在巴蜀地区成长起来的画家。据《图画见闻录》所载,五代前后,蜀画家有30多人。宋代《画继》和《图绘宝鉴》说,宋代巴蜀名画家达67名之多。宋代的《益州名画录》则列举了从唐肃宗乾元初年(758年)到宋太祖乾德年间(963―967)的巴蜀画家58位。如果加上以后涌现的著名画家,巴蜀绘画艺术可谓人才济济。略举一二,以见一斑。

最早记载的巴蜀画家,是汉恒帝时曾任蜀郡太守的刘褒(生卒不详)。在《历代名画记》中说,刘褒“曾画《云汉图》,人见之觉热,又画《北风图》,人见之觉凉。”能画出这样逼真的绘画,在汉代是不多见的。

赵公钓(生卒不详),长安人。是中唐时期的人物画家,擅长描绘佛、天王、神鬼等像。《益州名画录》评价说:“公钓天资神用,笔夺化权,应变无涯,

象莫测。名高当代,时无等伦。数仞之墙,用笔最尚风骨神气。”赵公钓在天宝至大历年间(742―779),旅居巴蜀的成都。赵公钓的儿子赵温其,孙子赵德齐都是著名画家。

张素卿(844―927),巴蜀人。张素卿在四川乐至山中拜道士陈乾晖为师,自此进入道教。陈乾晖本人就是画工出身,善画龙虎。张素卿由此而得益匪浅。唐僖宗曾赐紫袍给张素卿,张由此而成为道教的领袖人物。张素卿绘画技艺颇高,《益州名画录》称赞说,他“落锥之后,下笔如神,自始及终,更无改正。”约在公元884年前后,张素卿在简州(今四川简阳)开元观画了十二仙君像,又在成都龙兴寺画有龙虎,青城山丈人观画有五岳、四渎、十二溪女等,在巴蜀地区留下不少道教绘画作品。他是道教绘画的先驱者,在以后的宋、元时期,张素卿的绘画还是道教绘画的重要典范。这是巴蜀绘画艺术的巨大成就之一。

贯休(832―912),浙江兰溪人。因唐末战乱而入蜀。蜀主王建赐给紫衣和“禅月大师”的称号。贯休以善画罗汉而著称于世。他的罗汉造型以庞眉大目,丰额隆鼻为特征。最有名的代表作是《十六罗汉》,手法夸张,用笔劲力,线条紧密。贯休自称,其罗汉造型是“自梦中来”。

黄筌(903―965),四川成都人。13岁就跟刁光胤学画,17岁为前蜀翰林待诏,后蜀时又升为检校少府监,主事西蜀画院。宋代随蜀主至开封府,授太子左赞善大夫。黄筌开创了中国花鸟画的一个重要派别,是最有成就的巴蜀画家。黄筌的绘画技艺高超生动,逼真的画面使人难辨真假。《益州名画录》记载:“蜀主命筌写鹤于偏殿之壁。警露者,啄苔者,理毛者,整羽者,唳天者,翘足者,精采体态,更愈于生。往往生鹤立于画侧。”黄筌画鹤由此而著名。另在所附的《奇异记》中说,广政十六年(953年)“至十二月三日,上御斯殿,有五坊节级罗师进呈雄武军先进者白鹰。其鹰见壁上所画野雉,连连掣臂,不住再三。误认为生类焉。上嗟叹良久,曰,曾闻其事,今见其人。遽令所进者引退,无至搦损兹壁。因目筌为当代奇笔。”黄筌绘画之精妙,表现得淋漓尽致。黄筌之子黄居?也是著名的花鸟画家。父子二人的风格渐成北宋京师画院的规范,品评画艺优劣皆以黄氏体制为标准,以定其绘画取舍。黄筌父子绘画影响持续了相当长的时期。

赵昌(?―1016),四川广汉人。善画花鸟画。据说,赵昌早年学画时,每天清晨花露未干之时,就在花圃中一边观察,一边调色作画。所以赵昌绘画得到了“写生逼真,时未有共比”的评价。赵昌自己也称“写生赵昌”。这表现了赵昌的艺术特点。赵昌的花鸟画影响也比较大,师法他的画家很多。如著名的花鸟画家易元吉就受他的影响,艺术成就也比较突出。赵昌花鸟画对于转变“黄氏体制”绘画有重要的影响。

王诜(1036―1093),山西太原人,曾封为“驸马都尉”。王诜曾一度谪居四川綦江。巴蜀山水的奇特壮丽,对王诜的绘画风格有巨大的影响。楼钥在为王诜《江山秋晚图》作的题跋中说,“不有南州(今四川綦江)之行”,就不会有王诜的绘画艺术成就。这再次说明,巴蜀山水对中国山水画的重大影响。

文同(1018―1079),四川盐亭人。文同平生喜爱竹,他曾说:“竹如我,我如竹。”评竹是“心虚异众草,节劲逾凡木。”还说,竹子“得志遂茂而不骄,不得志瘁瘠而不辱,群居不倚,独立不惧。”所以,文同最喜画竹,而且以画墨竹著称于世,他的墨竹有“湖州派”之称。历史上许多画论著作中,都十分推崇文同的墨竹绘画。

苏轼(1036―1101),四川眉山人。苏轼不仅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而且是著名的画家。他善画枯木竹石,有较强的表现力。黄山谷评价苏轼画的枯木是,“胸中原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风霜。”孙承泽评价苏轼的竹画是,“东坡悬崖竹,一枝倒垂,笔酣墨饱,飞舞趺宕,如其诗,如其文。”苏轼绘画以其怪而独具风格。

苏轼在绘画上最大的成就是对文人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文人画不同于宫廷绘画和民间绘画,它强调诗画统一,在绘画中表现画家的品德、学问和艺术修养。因而在画面之后,有更深的意境。苏轼在《跋漠杰画山》中说:“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这里的“意气”就是蕴藏于画中的作者思想意图。自宋以后,文人画异军崛起,元代绘画中最突出的就是文人画。显示了绘画的超脱、高尚。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苏轼的绘画及其理论,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唐宋时期,中国绘画已经按题材分成了四大类: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和杂画。巴蜀画家在这些领域中均有卓越的贡献。在山水画领域中,有吴道子以嘉陵山水画开创的山水体,有著称于世的王宰的巴蜀山水画。在花鸟画领域中,有黄筌父子独创的巴蜀花鸟画派,并在宋代京师画院中占有领导地位。在人物画领域中,有张玫、李文才。在杂画领域中,则有贯休、张素卿等人。北宋时期,苏轼又为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巴蜀绘画艺术在这一时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明清时期虽然仍有著名画家产生,但已走入冷落时期,远不及唐宋时期之辉煌。可以说,唐宋是巴蜀艺术大放异采的时期。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2:3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