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巴青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巴青分类:【地域文化】 地名,在今西藏自治区东北部怒江上游的索曲河流域,位于北纬31.9度,东经94度,现属那曲地区管辖。巴青历史悠久,巴青一词为藏语“巴钦”译音,原意为大帐篷,同时又译音“扎青”。巴青一带吐蕃王朝统一西藏前为象雄属地,松赞干布统一西藏高原后为中勇部,由十二具佳部管理。朗达玛王朝以后,原居阿里地区的琼布族迁至巴青,当时统治此地的尊多尼玛竹扎把该地让给琼布族管理。元清两朝该地归三十九族统治者霍尔王统辖,霍尔王住居巴青,巴青为三十九族的统治中心。1750年,清政府平息珠尔墨特那木札勒作乱后,将三十九族地区收归驻藏大臣直接管辖。1914年西藏地方政府将巴青等地交给色拉寺,但遭当地人反对,1915年西藏地方在三十九族地方设霍尔基巧,巴青也随即归霍尔基巧管辖。1940年后撤销霍尔基巧,划分三十九族地区为巴青、聂荣、比如、丁青、色扎、尺牍六个宗。巴青始设宗治,由藏政府委宗本管理,归多麦基巧统属。1959年划给那曲地区管辖至今。巴青有藏北苯教大寺罗布寺,格鲁派寺庙有巴仓、龙长、阿嘎、普尔纳等数座。巴青县本索区本塔乡梅目拉山上有格萨尔遗迹数处。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