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师法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师法

分类:【传统文化】

老师传授的学问和技能。汉代专指太学博士传授经学之法。《荀子?修身》:“不是师法而好自用,譬之犹以盲辨色,以聋辨声也。”汉代,特指经学传授中的师承关系。汉武帝立五经博士,均有严格的师承渊源,如《易经》的师承关系可逐代上溯至孔子本人。后代任博士者即皆为此一师传系统中人。五经中任何一经的大师,被立为博士后,他的经说便称为“师法”。西汉宣帝时,施仇、孟喜、梁丘贺被立为《易》博士,《经学历史》称:“《易》有施、孟、梁丘之学是师法。”朝廷规定太学博士只能依师法传授,弟子所受,一字不得改动,违背师法则不用。《汉书?胡母生传》:“惟赢生守学,不失师法。”指赢生能传其师景帝时博士胡母生《公羊春秋》。而学《易》的孟喜,则因故改师法,而被朝廷罢免博士之职。西汉重师法,师法重传授,明本源。传授俱凭口授,令弟子师承效法,以为凭籍,丝毫不可更动,不免限制了经学的发展。弟子以师法说经,再传弟子,别为章句,另立一家之学,即为家法。家法重立说,争派别,从而使经学得以发展。

学术类名词。原意为师承效法,见《荀子?儒效》、《书?皋陶谟》。汉代特指经学传授。某一经的大师,被立为博士后,他传授的经说,便叫“师法”,弟子传经必须谨守其师之教,不得一字出入,更不能任意更改或参杂异说,壁垒极为森严。《汉书?胡母生传》:“惟嬴公守学,不失师法。”称颂嬴公能守其师景帝时博士胡母生所传之《公羊春秋》;反之,则不被信用,也无资格做博士。汉宣帝曾以孟喜“改师法”为由,拒绝众人推荐孟喜补博士缺的建议(详见《汉书?儒林传》)。东汉郑玄注经,不专取一家之言,师法的界限乃逐渐消失。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3: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