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帕木竹巴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帕木竹巴

分类:【传统文化】

简称“帕竹”。①人名。帕木竹, 原为西藏桑日一地名。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康区藏族多吉杰布(1110―1170)在此建丹萨替寺传教。多吉杰布被尊称为帕木竹巴。②喇嘛教派名。多吉杰布在帕木竹建寺传教, 逐渐形成一个教派,全称为“噶举派帕木竹巴支系”(简称“帕竹噶举派”)。③万户名。十三世纪初叶, 帕木竹当地贵族郎氏控制帕竹噶举派实权, 形成“政教合一”的地方势力, 元朝划分卫藏十三万户 时(1268年), 该地方势力被称为帕木竹巴(《元史》作“伯木古鲁”)万户。④家族名。控制帕竹噶举派实权的郎氏家族,有些史籍称之为帕木竹巴家族。⑤地方政权名。元至正十四年(1354), 帕竹万户长绛曲坚赞灭萨迦地方政权, 受元朝封为大司徒, 在乃乌东孜(今西藏乃东)建立管辖卫藏的地方政权, 其名为帕木竹巴,直至十七世纪初叶,始为

*

藏巴汗地方政权所取代。

本为地名,后演化为人名、藏传佛教的一个派系名称以及地方政权名称。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前藏僧人多吉杰布(1110―1170)在帕木竹地方(今西藏乃东县北隔江一带)建立丹萨替寺,并在此集徒传法10余年,多吉杰布遂被称为“帕木竹巴”。嘉定元年(1208),出身于当地大贵族郎氏家族的僧人扎巴迥乃作了丹萨替寺座主,此后,帕木竹巴领袖人物即由郎氏家族传承世袭。郎氏家族作为地方实力集团,也被称作帕木竹巴。元世祖时又封帕木竹巴为乌思藏十三万户之一,历任万户长或由郎氏家族成员担任,或由丹萨替寺座主举荐。至绛曲坚赞时,帕木竹巴势力开始强盛。绛曲坚赞以丹萨替寺主兼帕木竹巴万户长,称“喇本”。帕木竹巴先与雅桑万户因利益冲突而兵戎相见,继而又与萨迦派争长。到了至正五年(1345)前后,帕木竹巴不仅统治了乌思藏的大部分地区,还占领了后藏一些原属萨迦管辖的属地。元朝廷晋封绛曲坚赞为大司徒,赐印信,令其子孙世袭。绛曲坚赞侄孙扎巴坚赞袭位后,于永乐四年(1406)被明朝廷封为阐化王,帕木竹巴势力达到鼎盛,以后逐渐衰微。作为噶举派的一个分支,帕木竹巴又称帕竹噶举。自郎氏家族把持丹萨替寺寺主之位后,此教派遂变为地方势力的附属物。帕竹噶举所传教法渊源于噶举派早期创始人之一的塔波拉杰。这一教派注重密法,以塔波拉杰所传大手印密法为主。绛曲坚赞时所建另一主寺泽当寺则重视显教理论,不分教派异同,经常敦请各派名僧来寺讲经。15世纪初,阐化王扎巴坚赞扶持宗喀巴创立格鲁派,格鲁派兴起后,帕竹教派益加衰落。后来,随着帕木竹巴地方政权的衰亡,帕竹噶举派也基本消亡。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4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