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帕米尔问题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帕米尔问题

分类:【地域文化】

帕米尔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19世纪下半叶英国和俄国多次派遣“探险队”、“考察团”染指帕米尔。同治十二年(1873)英俄签订《格兰维尔―哥尔查科夫协议》将中国帕米尔地区的萨雷库里湖指为英俄势力范围的分界。光绪九年(1884)俄国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续勘喀什噶尔界约》

*

。界约规定,自乌孜别里山口起“俄国界线转向西南,中国界线一直往南”,为俄国侵占帕米尔地区开辟道路。19世纪80年代俄国完成了对中亚浩罕、布哈拉、希瓦三汗国的征服,巩固了在中亚的统治,决定对帕米尔地区采取军事行动。光绪十七年(1891)以约诺夫为首的俄军侵入帕米尔。对此,清朝政府和新疆地方政府提出抗议。俄国政府不得不承认帕米尔是中国领土,并表示不再派兵入中国界。但是,第二年(1892)俄军再次侵入帕米尔,建立军事据点,清军被迫后撤,俄军趁机进一步向东推进,不仅越过《续勘喀什噶尔界约》规定的俄国边界,而且深入该约规定的中国边界,逼进萨雷阔勒岭。中俄关于帕米尔问题交涉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在交涉谈判中,清政府一再重申划分帕米尔地区中俄边界必须以《续勘喀什噶尔界约》有关条款为基础,但是俄国置《续勘喀什噶尔界约》于不顾,执意以萨雷阔勒岭划界。交涉一年多,毫无结果。光绪二十年(1894)中俄互换照会,商订暂时维持现状,保持双方军队各自位置,直到帕米尔问题最终解决为止。清政府则声明中国保留以《续勘喀什噶尔界约》为根据的权利。

英国为维护自己在南亚地区的殖民利益,在19世纪后半期,直接出兵克什米尔、坎巨提,与俄对抗。英俄政府经过多次密谋,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背着清政府达成《大不列颠政府与俄国政府关于两国在帕米尔地区势力范围的协议》,并在中国帕米尔地区进行勘界活动。勘界结果,除了塔克敦巴什帕米尔和朗库里帕米尔的一部分仍保留在中国境内外,其余中国帕米尔领土都被英、俄私分。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3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