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年龄组织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年龄组织分类:【传统文化】 亦作“年龄段”。旧时台湾大部分高山族中存在的男性社会组织。与部落会所一起构成部落政治的社会基础。有两种类型。一种在排湾、卑南、鲁凯、布农等人中行通名制。只有代表年龄长幼的集体称号,即分作婴儿期、少年期、成年期、老年期四段或叫四级,任何人只要到了一定年龄都自然进升一级,其间惟由少年级升进成年级要举行成年礼。如在排湾人中,婴儿满10个月前为“努马德”,15岁前为“卡里安”,15―30岁为“马秋布”,30―55岁以上为“马布努兰”。另一种是在阿美人中,除成年礼之前与老年期以后实行通名制外,采用的是专名制。其主要特征在于,男性自成年礼后即形成一个固定的组织,接受一个级名而终生不易。年龄长幼与社会责任、政治权利随着全级的升进推移而循序变更。级名的决定和使用,在各地阿美人中不尽一致。南部根据举行成年礼当年发生的大事命名,此级名在该级全部成员死亡后即废弃不用,故级名可无限制地增加,而且一般不会重复。北部则循环使用几个级名,每七年升一级,社会地位也随之上移一档。中部兼用南北两种方式。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