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年龄避讳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年龄避讳分类:【中国民俗】 在杭州,过生日有这样的谚语:“有钱不做三十,无钱要做四十。”意即三十岁以下,不必做生日。俗有“男不做三十寿,女不做四十寿”,50岁以上方称“大寿”。但在湖州,正式的寿庆从16虚岁的生日开始,习俗是“做九不做十”,而后每逢39岁、49岁、59岁、69岁、79岁、89岁、99岁都做寿。25岁俗称“铁蛇关”,29岁俗称“韩信关”(俗传韩信29岁被杀),33岁俗称“乱刀斩”,遇到上述三个生日,自备糕桃,供神马,斋星官,以期逢凶化吉,主家不设宴,客不送礼,一般只需分送些寿面即可。湖州习俗,过33岁生日,家人将一块斩上33刀的肉炖给过生日的人独吃。 在宁波,旧时,富家到30岁要做生日。谓“三十不做,四十不富”。30岁以后逢十庆贺生日。鄞县、宁海一带还有逢九做寿的习俗。舟山人30岁开始做寿,叫“头寿”,并有“四十不做生,做九不做十”的规矩。在杭州,也有“男不做十,女不做九”的习俗,因杭州话“十”与“贼”谐音。在台州、丽水、金华等地,都有40岁不做寿的忌讳,因“四”与“死”谐音,认为不祥。也有的认为19岁、36岁、66岁,是人一生中三大难关,到40岁已过36岁这难关,应做生日庆贺。在金华,诞辰谓“生日”。生日分大小,每年一次是小生日,一般吃面和蛋,叫“寿面”、“生日面”。永康、武义一带用土索面,索面长达七八尺,烧时不可切断,以兆圆满长寿。逢十为大生日。 做十。在温州,人到30岁以上,每添10岁,亲戚朋友都要来庆贺,叫“做生日”,一般男子从50岁开始做寿,也有男59岁、女60岁始做寿,称“男做九,女做十”。后隔10年做寿一次。对50岁以上的老人生日的祝贺,也叫“祝寿”。60岁以上的叫“做十”,则视为大庆,较重视。有些地方,40岁不搞“祝十”,因温州方言“四十”的谐音同“死日”,故此为了避讳,俗谚云:“在世不祝四十,死了不祭四七。”还有一种说法,人逢十是一大关,故提前一年祝寿,可以驱邪避晦,顺利过关,长命百岁。菇溪一带有俗语云:“三十燠、四十糕、五十桃、六十等到‘牢’。”意思是说,30岁送猪蹄;40岁送糖糕;50岁送寿桃;60花甲除寿桃外,寿宴需办得丰盛,还要送红烛、长寿面、福寿糕。 36岁寿。旧时湖州男女,有做36岁寿的习俗。女子36岁,由娘家父母送寿糕、寿桃、寿面,行做寿礼仪,并要送一条裤子给女儿,俗谓“若要富,要穿娘家一条裤”。男子也在36岁做寿。长兴仙山人说36岁是道关,至亲要备礼品来祝贺他过关。 66岁寿。在杭州,宁波和舟山等地,都有为老人做66岁寿的习俗,俗称“六六寿”。俗传人到66岁,阎王请吃肉,认为吃了子孙的66块肉,就不必阎王费心相邀了。在杭州,民间认为人活到66岁,是第三难关,要吃66块肉。66寿辰前一日,必须由女儿(若无女,则由侄女)烧68块肉,系用精猪肉,切成丁块,用酱油蒸熟。寿辰之日,敬天一块,敬地一块,其余66块送给父或母吃,认为吃了可以长寿,此俗沿袭至今。在湖州,父或母66岁,所有女儿(没有女儿、外甥女儿或过房女儿代替)都要送上一碗红烧肉,并把它划成66块(也有简化6大块6小块),烧得生硬些,用长生果肉垫底,上放6颗洁净圆滑的小石子,以此祝贺父或母长寿、硬朗,同时也认为这样可以闯过“六十六,阎王老子叫‘吃肉’”的关口。在宁波,老人到66岁那年,儿女都烧66块猪肉(若父母吃素可用烤麸代)、糯米饭一碗和葱一根,从窗槛递进去请父或母吃,认为吃后能长寿。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