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幻想类型的民间故事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幻想类型的民间故事分类:【中国民俗】 幻想类型的民间故事,是指通过幻想手段来曲折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民间故事,所反映的人物、事件、情节往往是超越现实的,充满了神异色彩的。所以这类民间故事已被称为魔术民间故事或魔法民间故事。 这类型的民间故事,有时和传说很接近,有的也被视为传说,但我们认为神话传说中有浓郁的神的气氛。而幻想类型的民间故事,虽然充满着神异色彩,但其中主调仍是人世间的味道。 在此我们以《秃尾巴老李的故事》为例。 《秃尾巴老李的故事》,在黑龙江是家喻户晓的,其故事的流传波及到吉林、辽宁、山东、北京、河北等地。秃尾巴老李有时是龙形,有时变成人形,人形龙形交替出现,神异怪诞,但透过这怪异的形式,使我们感悟到山东人闯关东、开发北大荒的不同寻常的史实情结。这一幻想类型的民间故事,在劳动人民的智慧才情的浇灌下,已成了系列,如《黑龙出世》、《黑王孝母》、《黑龙认乡亲》等一系列关于秃尾巴老李的民间故事,形成了“闯关东”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文化现象。 《秃尾巴老李的故事》情节如下: 早先年山东有一户姓李的人家,待人忠厚,勤劳能干,但就是无儿无女,他们便去求子孙娘娘。有一天,媳妇在河边洗衣服,席地睡了一觉,回家后便怀孕了,过了18个月才生了一条二丈长的大长虫,它吓昏了娘,气坏了爹,一天吃三次奶,每吃一次奶,就把娘吓得昏死过去。这一天爹事先准备一把大斧,等它来吃奶时,抡斧就砍,原来它是个小黑龙,被斧砍掉了尾巴,腾云驾雾就跑到关东山来了。 小黑龙跑到关东山,帮一个种地的老汉种地。老汉对他说,这江里有条白龙,造孽害民,该行风时不行风,该布雨时不布雨,旱涝成灾,民不聊生。小黑龙这天现了龙形,对老汉说:“我能帮这一方百姓除害。但因为我生下来没吃足妈妈的奶水,力量不行,得求百姓相帮。我和白龙宣战,黑浪翻上来时,请往江里扔馒头,等白浪翻上来时,请往江里扔石头。老汉答应了,果然黑龙战胜了白龙,从此秃尾巴老李永镇此江,这条江从此得名叫黑龙江。 黑龙江一带从此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秃尾巴老李是个半人半灵物相统一的人物,他不畏强暴,不怕艰苦,重亲情,重乡情。船家行船前都要问一声:“山东人上船了吗?”“上船了! ”听到这样的回答才开船,认为这样,秃尾巴老李就能保佑船行平安。 这则幻想型的民间故事,事实是曲折地反映了“闯关东”、开发北大荒的不同寻常的史实,给人留下了特殊的审美享受。 幻想型民间故事在黑龙江兄弟民族中更有丰富的蕴藏! 多表现在英雄为民除害,历尽艰险,最终获胜,读后令人振奋,例如赫哲族中的《白本初》、《华土的故事》,鄂伦春族的 《伦吉善分阿依吉伦》、《阿拉塔聂》、《哥仨的故事》、《坤玛布库》、《吴成贵莫里根》、《白嗄拉山的故事》,鄂温克族的《宝马斗魔鬼》、《寻福记》,达斡尔族的《火盆唠嗑》、《寡妇和满盖》、《罕力毛和鹿姑娘》、《绰凯莫日根》以及《英雄石义》、《九头鸟》、《白石砬子取宝记》等等。 鄂伦春族的幻想型故事《阿拉塔聂》,想像奇特、情节离奇。故事叙述在父母迁徙的时候,把阿拉塔聂的灵魂丢在原住处了,当阿拉塔聂发现后,决心去找回自己的灵魂,但是没想到,灵魂被万恶的魔鬼给偷去了。当他去找魔鬼要自己的灵魂时,魔鬼让他找来天下的美女,要不然就踢死他的灵魂。没有办法,他只好找来了天下的美女。但阿拉塔聂已不忍心把美女送给魔鬼糟蹋,觉得这样换回来的灵魂是肮脏的灵魂,是卑鄙可耻的。在阿拉塔聂痛苦万端时,是聪明智慧的狐狸帮助了他,狐狸施了法术,造了一个假美女,送给魔鬼后,除掉了魔鬼。在狐狸的帮助下,阿拉塔聂和美女成了亲,从此鄂伦春人都过上了好日子。 这则幻想故事在流传过程中还有几种异文,如《安塔内》、《阿拉塔尼》,都歌颂了主人公不为自己的私利而去伤害他人,为了除恶不惜艰难险阻,甚至自我牺牲,正是这种大无畏的崇高精神,感染着教育着善良的人们。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