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广东客家葬俗奇观――阴城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广东客家葬俗奇观――阴城分类:【风俗文化】 在广东东北部的五华县通往深圳市的公路沿线,一路望去,可以看到公路两侧山坡上有一幢幢玲珑别致的别墅式小屋,当地人称这种小屋叫“阴城”,是这一带的客家人用来存放祖先骨骸的专用灵屋。阴城的建造形式很特别,多数为砖墙瓦顶结构,也有用钢筋水泥构筑,屋身高约2至3米,面积为10余平方米至20余平方米不等,呈长方形,正面只开一个上下方仅堪供一人进出的狭长门洞,屋的侧后三面不开窗。屋的正面装饰很讲究,在门楣及两侧用马赛克或用红、黄、蓝、黑等彩色绘制线条图案或山水花鸟,也有将整个屋子涂成紫红色的。屋内分层次地供放这家历代祖先的骨坛(客家人称“金罂”)。按照客家人的传统葬俗,是先把祖先遗体用棺木土葬,后五六年再挖开坟墓将骨骸捡起,用山茶油拭净,按由脚到头骨的顺序叠置金罂内,再择地进行第二次葬,重新建造永久性坟墓。而这一带的客家人却将祖先骨坛放置在阴城,不再另择地行二次葬是有其缘因的。一是因为客家人较迟进入广东,这一带的土地山岭多为先期进居的其他民系和土著所占有;二是因为客家人注重风水地理,一时间难于找到理想的墓地,只为在自家村屋附近搭起简易草寮或土屋暂寄祖先骨坛。后来觉得将祖先骨骸集中一处存放也有好处,便于保护和祭祀,于是便逐渐形成了现在的阴城式样。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