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庄周的哲学思想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庄周的哲学思想

分类:【传统文化】

庄周(约前369―前286),中国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和名家代表之一惠施为友,对有关哲学问题多有论辩。今存《庄子》一书,多数学者认为其中除收有庄子本人著作外,还收有庄子后学或道家其他派别的著作。庄子的哲学思想继承和发挥了老子的思想,《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评价庄子“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庄子哲学思想极其丰富,在自然观方面,和老子一样把“道”作为世界的本原,认为“道”“无所不在”(《庄子?知北游》)。在庄子认识中,对“道”有多种规定。“道”是“无为无形”的,在“未有天地”之前就存在着:“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庄子?大宗师》)。并认为天地万物是由气构成的,“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在认识论方面,庄子抹杀事物质的规定性和相对稳定性,提出齐物我、齐是非、齐善恶、齐彼此、齐寿夭、齐梦觉等相对主义的看法。认为“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怪,道通为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庄子?齐物论》)。这些观点固然是相对主义的,但其在理论思维方面所达到的深刻程度,却超过了当时和以前的哲学家。庄子还从人的认识的局限性出发,否定认识的必要性,提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庄子?养生主》)。认为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是会疲困不堪的。他还主张以“坐忘”的办法,获得精神上的绝对自由,达到和天地万物混然为一的神秘境界。在人生哲学上,庄子提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主张扬弃功名的束缚,以达到“无待”,摆脱现实条件的制约,实现绝对的自由。在社会历史观上,庄子继承发展了老子的“小国寡民”社会思想,向往一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子?让王》)的生活状态,表现出消极倒退的倾向。

庄子的哲学思想对后世的哲学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魏晋时期,玄学家纷纷为《庄子》作注,称庄子为玄学祖师。佛教传入中国后,又以佛解庄,唐天宝元年,庄子被诏封南华真人。庄子和老子所形成的道家一派学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干之一。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3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