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庆丰司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庆丰司分类:【传统文化】 官署名。清代负责牛羊畜牧事务的机构。初名 “三旗牛羊群牧处”,顺治十一年 (1654)设。康熙十六年 (1677) 并入掌仪司,二十三年另设庆丰司,所办各项事件,由本司自行题奏,不再归隶内务府。雍正元年 (1723) 庆丰司复隶内务府。每年于内务府大臣中选派1人管理,司署设郎中2人,员外郎6人,主事1人,委署主事2人,笔帖式14人,书吏2人。其具体职掌是: 管理在京的内、外牛羊圈和各地牧厂,负责供应宫内祭祀、礼仪、食用之需。庆丰司在皇城内及南苑、丰台分设牛圈4个、羊圈6个。在张家口外设牛群牧厂3个,羊群牧厂4个,计牛群80个 (一群有牛300头),羊群310个 (一群有羊1100只)。另外,在盛京、打牲乌拉等处养牛2400余只,羊1万余只。各处所养牛羊,供各项祭祀筵宴及取乳食用。在京牛羊圈,设厩长、厩副及厩丁管理畜牧事务。口外牧厂设管理三旗牛羊群都统兼总管1人,管理牧厂事务。其下有小总管、副总管、协领等官。每群有牧长、牧副、笔帖式、牧丁等。其他各处有翼长、副翼长、牧长、副牧长、牧丁或厩长、厩副、厩丁或屯丁等,分管畜养牛羊事务。在京牛羊圈及口外牧厂,由庆丰司分派司员前往值年管理,盛京、吉林等处,则由盛京将军、打牲乌拉总管分别造册咨报。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