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庆历党争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庆历党争

分类:【传统文化】

北宋仁宗时的朋党斗争。庆历三年(1043),参知政事范仲淹提出“明黜陟、抑侥?、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推恩信、重命令”等10项整顿政事主张。枢密副使富弼也上当世之务10余条,及安边13策,大意是“进贤退不屑、止侥?、去宿弊”等事。仁宗曾采纳。章得象等反对新政,夏竦又诬指范仲淹、富弼与谏官欧阳修等结为“朋党”,范等均遭贬逐。是为北宋新旧党争的开端。

宋仁宗庆历年间的政治派系斗争。是导致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之一。早在明道二年(1033),范仲淹力谏不当废郭皇后,忤宰相吕夷简,被贬逐,揭开党争序幕。景钓三年(1036)范仲淹上“百官图”,再忤吕夷简,被加上“越职言事,荐引朋党,离间君臣”的罪名,逐出朝廷。余靖、尹洙、欧阳修力为救解,亦被指为范党而遭贬谪。蔡襄作《四贤一不肖诗》记其事,以范、余、尹、欧阳为“贤”,斥不尽言责并致使欧阳修遭贬的谏官高若讷为“不肖”。士大夫或支持范,或支持吕,互相指为朋党。庆历三年(1043)吕夷简罢相,范仲淹拜参知政事,富弼、韩琦任枢密副使,欧阳修、余靖、蔡襄等为谏官。石介作《庆历圣德诗》称颂范仲淹等人,指斥夏竦为“奸”,以“退奸进贤”为庆,夏竦深恨之。范仲淹等人在枢密使杜衍(后拜相)支持下推行新政,在实施过程中遭到反对和抵制。夏竦等人造为党论,指杜衍、范仲淹、欧阳修等为党人,并指使内侍蓝元震上疏重提景钓朋党事,称范等今又“以国家爵禄为私惠,胶固朋党,苟以报谢当时歌咏之德”。夏竦又诬陷石介为富弼草拟废立诏书,飞语上闻。仁宗虽不信,范、富不安于位,自请外放,于四年六月、八月相继出朝。十一月,杜衍之婿、由范仲淹推荐的苏舜钦坐事除名勒停。五年正月,杜衍罢相,余靖、尹洙、韩琦、欧阳修等人随即陆续斥逐,支持范仲淹的官员被一网打尽。是年冬,夏竦诬告石介诈死,实被富弼派往契丹联兵反宋,后又诬称其联兵不成,乃往登州、莱州结数万人欲作乱,至有开棺验尸议,成为这次党争的余波。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2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