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庆善乐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庆善乐分类:【传统文化】 唐代舞蹈。本名“功成庆善乐”,也称“九功舞”。唐贞观六年(632),唐太宗李世民回到故乡。车驾临幸,赏赐闾里。命起居郎吕才制诗配乐,曰“功成庆善之曲”。并根据乐曲编制成舞蹈。内容表现皇帝回乡,与民同乐(见《唐书?礼乐志》)。舞者为稚童八佾(64人),头戴进德冠,身着紫裤褶,长裳屣履。后改为“九功舞”,成为宫廷祭祀文舞。“庆善乐”与“破阵乐”、“上元乐”被称为唐代祭祀三大舞。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