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庞统墓祠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庞统墓祠分类:【传统文化】 庞统墓祠,坐落在距德阳市以北约十五公里的鹿头关。相传这里是蜀汉军师庞统中箭而殁的归葬处。后人建祠祀之。今存有庞统墓和祠。 庞统,字士元,别号凤雏,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庞统辅佐刘备,深受刘备器重,任为治中从事,与诸葛亮并为军师中郎将。当时社会上曾流传“伏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之说,世人把他与三国时代卓越的军事家、政治家诸葛亮媲美。 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孙刘联军以不足5万兵力,在赤壁(今湖北嘉鱼县东)击败曹军,刘备占据了荆州。赤壁之战后,庞统深知刘备在此难以得志,劝说刘备以此地为据点,向西扩展,夺取益州为立国之基。建安十六年(211年),庞统随刘备入川,主持军务。进蜀之初,刘备与益州牧刘璋明争暗斗,庞统极力协助刘备,运筹于帷幄之中。 建安十八年(213年),刘备攻打刘璋时,进攻雒城(今德阳市广汉县),庞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36(《三国志?蜀?庞统传》)。 《三国演义》对这一历史事实,作了改换,杜撰了这样一个世人熟知的故事:刘备率军进攻雒城途中,庞统战马忽然惊蹶,刘备恐于军中不利,乃以自己所骑白马与庞统的胭脂马相换。庞统率军行至鹿头关前,猝然中敌伏军。敌人误认为骑白马者为刘备,顿时箭如飞蝗射来,庞统中箭殁于军中。刘备痛惜,遂赐庞统为关内侯,谥靖侯,归葬庞统于鹿头关上,建靖侯祠作祀。庞统别号凤雏,落凤坡遂因此得名,后人把换马之地呼为换马沟,叫鹿头关为白马关。 相传庞统穿戴的血衣就地收葬,称为血墓。离血墓一公里许,是庞统的尸墓和纪念他的靖侯祠。墓祠均毁。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四川巡抚能泰重建,并立“汉靖侯庞士元墓”碑于前,重建龙凤二师殿。乾隆初,又增建“栖凤殿”(庞统殿)。祠墓周围环抱以参天古柏,这些古柏挺拔刚劲,苍翠葱郁,传说为张飞亲手所植。 翠柏掩映中的祠墓,依次排列着山门、二师殿、栖凤殿和墓园。整个建筑,除檩椽门窗外,全为石材所建。设计紧凑、结构精巧,风格古朴。正门、侧门皆刻有楹联。 正门楹联: 明知落凤存先帝 甘让卧龙作老臣 侧门楹联: 千秋勋业留三国 一代忠贞属二师 正殿上,龙凤二师的精美塑像并排而坐。正殿背后的石壁上,刻有晋代陈寿撰的庞靖侯传。柄凤殿塑庞统全身像,塑像给人一种气势雄伟,才气非凡之感。二马亭分建于两侧,一曰马亭,亭内塑有白马一匹;一曰胭脂亭,内塑胭脂马一匹。二亭象征刘备、庞统换马之事。 庞统墓祠庙会,相传是纪念庞统生日(正月二十六)的民间传统祭祀活动,届时游人云集,热闹非凡。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慕名而来,到此凭吊览胜,并留下他们的观感诗文。唐代伟大诗人杜甫路过此地时,曾写过“鹿头何亭亭,是日慰饥渴”的诗句;南宋诗人陆游《鹿头山过庞士元墓》有“士元死千载……父老岁时思……”的咏叹。祠中石柱上的楹联、壁上的诗词颇多,歌颂了庞士元、诸葛亮忠心为国的精神。因此,庞统祠又名龙凤祠,祠内的这些楹联诗词,书法颇具功力,是石刻艺术的珍品,宝贵的文化遗产。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