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芦川词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芦川词词别集。南宋张元干(1091—-1175?)撰。一卷。元干字仲宗,自号真隐山人,芦川居士,长乐(今福建)闽侯人。出身仕宦之家。元干从小有志于学,少时怀壮志从军,后进太学,政和间仕宦,为县丞。徽钦二帝被掳,遂避难南方。因词作忤秦桧,遭迫害,被削籍下狱,桧死方出。力主恢复中原,为南宋著名爱国之士。后辞官归乡。有《芦川归来集》已佚大半。其词《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一卷,今本收一百八十余首,题材较广泛。忧时爱国、谴责权奸为其词中主要部分,慷慨激昂,充分表现出爱国抗金悲愤心情。上承苏轼豪放词风,使词作与重大政治斗争相结合,为张孝祥、陆游、辛弃疾、陈亮等人之爱国词风开创新路。此外,也有少量清丽婉转、纤弱妩媚之作。《四库全书总目》赞扬其《贺新郎》:“慷慨悲凉,数百年后尚想其抑塞磊落之气”,大体指出张词主要风格。有《宋名家词》本,《四库全书》本。另有《景刊宋金元明本词四十种》本,题“《芦川词》二卷”。惜各本均有误收,今人唐圭璋辑入《全宋词》已作订正。曹济平《张元干及其<芦川词>》(《词学》第一辑)可供参考。 芦川词一卷。宋张元干 (1091 —1170?)撰。张元干生平详见 《芦川归来集》辞目。《宋史·艺六志》载其词为二卷。陈振孙《书录解题》则作一卷。是集为毛晋汲古阁刊本,亦为一卷,收词一百八十七首。有毛晋跋。绍兴八年(1138)十一月,待制胡铨因上书乞斩秦桧,谪新州,元干作《贺新郎》词以送之,坐罪除名。清四库馆臣评论说:“又李纲疏谏和议,亦在是年十一月,纲斯时已提举洞霄宫,元干又有寄词一阕。今观此集,即以此二阕压卷,盖有深意。其词慷慨悲凉,数百年后,尚想其抑塞磊落之气。然其他作,则多清丽婉转,与秦观、周邦彦可以肩随。”毛晋跋曰“人称其长于悲愤,及读 《花庵》、《草堂》所选,又极妩秀之致”。盖元干词,早年以清新婉丽著称于世。靖康事变后,多以抗金救国为主题,故慷慨激昂,风格豪迈,笔力苍劲,音韵洪畅。继承和发展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对后来张孝祥、陆游、辛弃疾的创作很有影响。有《唐宋名贤百家词》抄本,一卷;《宋元名家词》抄本,一卷;双照楼影宋本,二卷;士礼居原藏影写宋本,二卷;毛晋汲古阁校本,一卷。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