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延安火把节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延安火把节分类:【风俗文化】 陕西省延安一带汉族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日举行。是日,各家族孩童都上山打柴,然后把柴火堆集到村边最高的山顶上,再砍一些易燃的柠条,将其砸绒,并码放整齐,绑扎成头大尾小的五六尺长的火把。晚饭后,青年小伙先到村后的高坡上敲起锣鼓,男子们不论大小都来这里集中,妇女不得参加。待主持老汉一声令下,人们各自点燃手中的火把。老汉手提一只篮子,内有五只鸡蛋和香烛纸马,一升五谷杂粮,掺有铁砂,篮子上插红、青、白、黄、黑五面旗,还有人提一罐米汤紧随队伍后。火把队伍鱼贯而行,奔向山顶,邻近村庄的火把队伍也如一条火龙攀上各自的制高点。到达目的地后,鸣锣开道的锣鼓戛然而止,大家围住白天堆好的柴火堆。老汉命人按五行方向挖五个坑,每个坑里放一个蛋,点几柱香,插一面小旗。然后,人们在旗前叩头,放爆竹,事毕,老汉将手中的火把扔在柴堆上,待火燃猛后,老汉率大家沿火堆迅跑,同时喊叫,众人附和。老汉又把掺着铁砂的杂粮洒进火堆,拎罐人将米汤全倒进火堆。人们沿火堆顺时针跑三圈,再逆跑三圈,跑完者就将火把扔进火堆,顺原路拼命朝山下跑,不许回头。次日清晨,大家又争先去抢拾鸡蛋,认为这是龙蛋,人吃了日后能升天。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