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廷试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廷试分类:【传统文化】 科举制度中皇帝在殿廷上亲发策问的考试。亦称“殿试”。唐天授元年(690),武则天曾策贡士于洛阳殿,此为殿试之始,然非定制。宋太祖开宝六年(973)于讲武殿复试进士后,遂成常例。唐代进士不分甲,宋太平兴国八年(983)殿试合格者分为五甲,元顺帝时改为三甲,并限一甲3人,此后成定制。明清时,殿试分三甲发榜:一甲3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第一名称“传胪”;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殿试中式的进士,一甲三人可直接授官,二、三甲可再考翰林院庶吉士,叫做“馆选”,考中者入院读书,取得来年高爵资格,不中者另授其它官职。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