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建房用材的选择及建房仪式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建房用材的选择及建房仪式分类:【中国民俗】 备料仪式云南各民族的建房用材,大致而言,居住在热带、亚热带的傣、壮、景颇、阿昌、德昂、基诺、布朗等民族的建筑用材,以竹、木、山草为主。近些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人家的山草屋顶已被铁皮瓦顶所代替,铁皮瓦已成了建房的重要材料。居住在坝区、温带的汉、白、回、纳西等民族的建筑用材,以木材、砖瓦、石料、土基为主。居住在山区、半山区的彝、傈僳、苗、独龙、怒、普米等民族,以木材、石料、土为主。各民族都认为建房是家中的大事,又加上宗教信仰的影响,对建房用材十分讲究。比如,所选木材,要选用粗壮、标直、坚硬、不易腐朽的树种,如松树、栗树、杉树、青枫木等。忌用与民族语谐音、语义不吉利的树种。所选石料,要选质地坚硬、结实的青石、五花石等。筑墙所用的土,要以泥为主,掺和上适当的沙子和石子,使所筑的墙结实、牢固,不易开裂、变形。 (1)普米族砍梁柱树要唱建房歌。有些民族在砍伐作为梁、柱的树木时,还要举行仪式。比如,普米族砍伐梁、柱、椽子之前,要请巫师(兰坪县称“师毕”,宁蒗县称“讳规”)卜算吉日。砍伐之前,要由巫师举行祈祷仪式。开始砍伐时,要唱建房歌,内容主要是告诉人们建房要讲规矩,怎么选地基,怎样砍木料,先砍哪一方,先砍哪一根,房屋建好后怎样举行升火仪式等。接着,由主人先砍倒第一棵树,再由来帮忙的亲戚、朋友砍柱子和椽子。一般以三天内砍好130根长料、90根短料为吉祥。木料备齐后,才将木料运回家,由木匠来做房架。 ① (2)基诺族备料盖房要杀猪、鸡、狗。基诺族上山备料前一天,要杀一头小猪和一只鸡,请巫师“莫丕”祈祷后,由主人上山先砍一棵顶端带叶子的树做椽子,然后扎一捆篾、一把茅草供于旧房后面,请寨父、寨母和“莫丕”来吃饭,并请“莫丕”念经,内容大意是告诉房主人已故的父母、爷爷奶奶,今年家里要盖一幢新房献给他们,希望他们保佑建房时样样顺利,万事如意。第二天上山砍树,要请寨里的老人先选出两棵做柱子,杀一只鸡,把鸡血涂在树上,贴上鸡毛。鸡头和内脏则送给选树的老人。砍树时,要请“莫丕”祭祀,驱除附在树上的恶鬼。还要杀狗祭树神和森林神。 基诺族砍树时杀狗祭祀,有这样一个传说:祖先开天辟地之后,一天,很多人上山开地,砍倒了很多大树,但第二天上山时,见头天砍倒的树全都立在了地上,复活了。大家觉得奇怪,但还是继续开地砍树。第三天上山时,砍倒的树又全都复活了。惊奇之余,大家商量出一个主意:把人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躲在地边,夜间观察砍倒的树是怎样复活的;另一部分人照样回家。在收工时,他们故意高声喊道:“在同一座山梁上耕种的人,收工了,天快黑了,我们回家吧。”天黑以后,躲在地边的人见地里出现一个白发老人,手提一?,边敲边喊:“森林,森林,站起来,你们的祖先在喊你们。”于是,所有砍倒的树“哗”地站起来了。躲着的人一个箭步跳到地里,抓住老人责问道:“怪不得是你啊,你为什么和我们作对?人活着要吃饭,这就得砍树开地种庄稼,你这样做,不是要把我们饿死吗?”老人回答说:“你们人只考虑自己要吃饭才能活,就没有考虑我们森林也要活着。”躲着的人说:“我们只请求你不要把砍倒的树叫起来,你要我们做什么可以商量。”老人说:“更多的东西我不要,你们只要给我一个有四只脚、拖着尾巴的东西就行了。”有四只脚的动物都有尾巴,大家七猜八猜,最后猜到狗,老人说猜对了。于是大家和老人达成协议:开地的人同意送狗给老人,老人答应不再把砍倒的树叫起来。第二天,砍树的人在地里杀了一只狗煮熟,把狗头和四肢献给森林爷爷。从此,基诺族在砍懒火地(即砍刀耕火种所烧的柴火)时,烧地的第一天和盖新房砍树时都要杀狗祭祀。 基诺族盖新房立柱子的习俗,也有一个传说:从前,有三个兄弟,良心很坏。一天,他们和父亲到江边玩,晚上睡在江边,把父亲推到江里淹死。父亲变成竹鼠,从家里的柱子脚下打洞出来,把柱子吃空,房屋倒塌了。三兄弟知道这是父亲生气报复了,就坐在江边哭,想把父亲的尸骨打捞起来。他们正哭得伤心时,忽然一只蜘蛛掉在他们面前,三兄弟就把蜘蛛的手脚折断,蜘蛛说:“你们把我的手脚接好,我就告诉你们父亲淹死的地方。”老大找来茅草,老二找来苦马草尖,老三找来箐边的锁眼草,最后是老三把它的手脚接上。蜘蛛告诉他们,父亲死在江里的漩涡塘里。三兄弟设法寻找父亲的尸骨,老大砍来大古树干,老二砍来大红花树干,他们想用树干把水烧干,但点燃的树干才放进江里就熄灭了。老三把明子点燃放在葫芦瓢里,照见了江底父亲的尸骨。三兄弟要捞起父亲的尸骨,老大、老二用长竹竿挑没挑起来,老三用渔网把它打捞起来了。他把父亲的尸骨埋葬以后,把自己的房子献给父亲。从此,就形成后来的习俗,即父亲死后一年要盖新房,新房柱脚下要埋竹鼠头骨,还要用泡木头做一棺材的小模型,里面装一套衣服和一颗针(代表父亲的骨头)供在新盖的房子里。上新房的当天早晨,家长要抬着米去叫父亲的魂。 ① 这两个传说,前者教育人们,不要因盖新房就乱砍滥伐;后者则教育人们,要孝敬父亲,不要昧良心。 (3)傣族泼水祝福。傣族盖房备料,最讲究中柱,要选最好的树做中柱。运送中柱回寨子时,主人和亲戚朋友要去迎接,并泼水祝福。柱子一般是八根,也有的是四根,分男柱和女柱,男柱叫“绍岩”,女柱叫“绍?”。立柱时先要给代表男性和女性的柱子分别穿上男女服装,再立中柱和这些柱子连起来。 (4)其他备料习俗。拉祜族建房,喜欢选向阳山坡的红毛树做材料,以又粗壮又标直的主干做柱子,以支干做椽子,用上等的黄竹编成竹笆。佤族盖房子所用的木料、竹子、茅草,包括吃喝的酒、饭、菜等,都由亲戚朋友送来,并帮助盖房子,一般要求当天就盖好为吉利。汉、白、回、纳西等民族,盖房用的木料、砖瓦、石料、石灰等数量较多,用料要求较精细,又因多住在坝区,离山林较远,所用材料大多要购买。忌用红砖红瓦。据说,红砖、红瓦与火的颜色相近,容易发生火灾。 竖柱仪式由于宗教信仰的缘故,也由于柱子在房屋中的重要作用,傣、基诺、景颇、傈僳、佤等族建房时,要举行竖柱仪式。 傣族竹楼的每根柱子都有专门的名称。中柱,傣语叫“梢浪”,意思是“陷落的柱子”。为什么这样叫呢?据说,竹楼的创始者帕桑木底在盖房立中柱时,中柱突然陷进地下,掉入龙宫,龙王把柱子托出地面,还给了帕桑木底。人们以为中柱沾了龙气,非常敬仰,并形成了这样的习俗:在中柱的楼上部分,常贴上彩色纸等,作为老人死后穿衣服专用的地方。不论是客人还是主人,不能靠在中柱上,不能在中柱上挂东西,连中柱的楼下那一部分,也不能拴牲口。中柱和其他的柱子立起后,要举行洗柱仪式,由妇女用清水冲洗所有的柱子。洗柱子时,先要洗“绍岩”和“绍?”,一边洗一边祈祷:“洗去灰,洗去汗,洗去凶恶与灾难,房柱更牢固。”基诺族立房柱之前,要请巫师卜择吉利的日子,忌讳在主人的属相年属相日盖新房,据传,如这样做,就会把灾祸带回家中。立房柱须在太阳落山之前,以避免人影被埋在柱下。立柱当天,要宰猪、狗、鸡,把猪血、狗血、鸡血涂在东南柱上,贴上鸡毛、狗毛。在柱底下埋上竹鼠头、狗头、狗脚、狗尾以及槟榔、三块芋头、三块生姜、三个“达溜”、三块铜,请巫师举行祭祀仪式,念经祈祷,大意是埋芋头、生姜。“达溜”是祭祀地神,请保佑房中的人平安。 ① 普米族砍伐大梁和全柱,先要请巫师举行祭山神和土地神仪式,再由主人带领亲戚朋友上山,先由主人砍倒第一棵树,来帮助的人才开始伐木。木料备齐后即运回寨子,立柱盖房。房盖好后,主人以酒肉相待。傈僳族盖房是就地取材、全寨相助,一座新房要求在一天之内建成,否则认为不吉利。新房建成,举寨祝贺,主人以酒肉款待,大家开怀畅饮,尽情歌舞。 上梁仪式汉、彝、白、纳西、回等族的传统观念认为,房架中最重要的是房梁,房梁中最重要的是中梁。中梁能否压得住邪气,镇得住其他的梁柱,关系到新房是否牢固,房主人能否人畜兴旺、五谷丰登。所以房架立好后,要举行隆重的上梁仪式。 (1)彝族上梁仪式。彝族在建土木结构的瓦房,要举行开山、架马、立架、上梁、散福、诵经等仪式。所谓开山,是砍伐盖新房的木料时,要请木匠师傅上山祭树神。在选中做中柱的树脚点香杀鸡,用鸡血把鸡毛贴在树上,边砍边喊“开山大吉”,直到把树砍倒。所谓架马,是把所砍木料运回家后,由木匠师傅做一对木马,把开山时砍下的第一棵树架在木马上,烧香敬酒,杀鸡祭祀。所谓立架,要选跟主人不相克的吉日。届时,主人杀猪买酒,款待亲友。亲友携红布、米、酒等前来祝贺。晚饭后,在每根梁上贴上红纸,挂上红布,烧香敬酒,由亲友相助,把房架立起来。所谓上梁也要择吉日,一般选在立房架的第二天中午。上梁时,木匠师傅抱一只红公鸡,倒一杯酒,在鸡冠上取血,滴入酒中,边滴边祈祷: 今日是黄道吉日,上梁如意吉祥;杜康造佳酒,鲁班盖新房。然后,在大梁的两头和正中点血,边点边说: 一点梁头龙抬头,二点梁身龙翻身,三点梁尾龙摆尾。右边立起书房门,左边立起贵人堂,主人从此人丁兴旺,富贵荣华! 所谓散福,是梁上好后,木匠师傅带徒弟,爬上大梁下的脚手架上向四面撒五谷和馒头。边撒五谷边喊: 一撒东方甲乙木,二撒南方丙丁火,三撒西方庚辛金,四撒北方壬癸水,五撒中央戊己土! 接着撒粑粑,边撒边喊: 正月清明要撒秧,五月端阳要薅秧;八月里来谷子黄,收打粮食堆满仓。舂成米面做粑粑,东一把,西一把,南一把,北一把,老人抢着得长寿,小孩抢着常健康! 木匠在上边撒,群众在下边抢粑粑,把上梁仪式推向高潮。诵经,是新房盖好后,要请“毕摩”(巫师)诵经,祈求房屋稳固,主人平安。彝族分布在云南全省,各地对建房用材的要求不同,建房仪式也各有差别。如住土掌房,仪式就比较简单。 (2)白族上梁仪式。白族上中梁这天,先要择好吉日和上梁的时辰。届时,主人要杀猪请客。亲友则送来馒头、米糕等来祝贺。当天,要在两根中柱和厦柱上贴上红对联,染红中梁,在梁的正中央贴上画有八卦的图案,以示压邪;吊上装有五谷的瓶子,以示房主人今后将年年五谷丰登。梁上盖上与梁一样长的名叫“梁衣”的红布,用两个木马置梁于堂屋的中央。梁的后面,用四方桌摆成祭坛,桌上放装满谷子的斗,谷子中插有戥子、尺子、剪子。谷子表示新房建好后主人连年丰收,有收不完的粮食,戥子、尺子、剪子表示主人今后有称不完的金银,量不完的布,剪不完的衣。斗前放香炉(鼎)和一对蜡烛,并摆有糖、水果、鲜花等贡品。最后面,立着鲁班师傅的牌位。到上梁时辰,要举行祭梁仪式,由木匠大师傅手抱一只大红公鸡,在梁前三拜九叩后,在鸡冠上取血,用鸡毛蘸血贴于梁上,名曰:“开光点血”。一边磕头一边念: 接得主人一只鸡,此鸡本是凤凰鸡,头上戴的花花帽,身上穿的五色衣,今是鲁班黄道日,拿来做点鸡。 点血时,点梁的左边时念: 左边点龙头,金银万万有! 点中央时念: 中间点龙身,生活节节升! 点右边时念: 右边点龙尾,富贵满堂红! 祭毕,用两根红麻绳分别拴在梁的两头,缓缓地吊上两根中柱的横档上,边拉边喊: 一把楼梯高又高,高高接入九云霄;一对古龙来下凡,专门下来接中梁! 安放中梁时,用木锤边敲边念: 手拿金锤亮锃锃,两头五宝镇飞黄;一敲敲富贵,二敲敲荣华! 梁安好后,按东、南、西、北、中的方向撒喜钱。边撒边喊: 接得主人一盘钱,钱是道光嘉庆钱;今是鲁班黄道日,遍地撒金钱! 道光嘉庆钱指道光嘉庆年间所用的铜币。现在撒的是人民币的硬币。撒钱的数目,有36元、66元、160元、360元不等。接着洒净(敬)水,边洒边喊: 接得主人一盆水,水是五湖四海水;今是鲁班黄道日,遍地洒金水! 接着撒馒头。先用五个钵大的馒头破五方,撒一方喊一句。破五方的吉利话,连起来即: 一破东方甲乙木,二破南方丙丁火,三破西方庚辛金,四破北方壬癸水,四方破了破中央。子孙跪在中梁下,接得馒头享富贵,接不得馒头享荣华! 喊“二破南方丙丁火”时,不能喊出“火”字,以避火灾之火。最后撒粑粑,边撒边喊: 接得主人一盆粑,粑粑蒸得五味香。大的蒸得一百对,小的蒸得一百双;双双又成对,对对又成双。今是鲁班黄道日,拿来破五方! 新房的木活全部做完后,要举行“送木神”仪式。相传鲁班在京城建盖皇宫时,竣工的期限将至,但木匠不够。为按期完工,鲁班做了许多木头人,给他们开光点血后,木头人就像活人一样干起活来。这些木头人跟鲁班一模一样,儿子送去饭时,认不出谁是父亲,他回去问母亲,母亲说:“木头人干活不会淌汗,那汗流浃背的就是你的父亲。”儿子照母亲的指点,认出了父亲,喊父亲吃饭。木头人听见喊吃饭,停下活计,向鲁班要饭吃。鲁班见儿子送来的饭不够吃,就叫主人煮饭给木头人吃。从那以后,鲁班到哪里干活,木头人也跟着到哪儿干活。主人不给木头人付工钱,但要敬献贡品以示供饭。白族木匠奉鲁班为师傅,视他为神,每逢重大工程开工,都要先立鲁班的灵位,先祭鲁班。白族传统观念认为,木匠接鲁班来,木头人也就跟着来了。工程的顺利进行,全靠鲁班的保佑。所以木活做完后,要举行“送木神”仪式,一是送走鲁班,二是送走木头人,以免他们不走,扰乱家中的安宁。“送木神”的日子,由大师傅择定。仪式要在夜深人静时举行。方式是:在家里以鸡、肉、鱼、酒、汤饭等祭奠鲁班,然后由主人和木匠拿上祭品、木马、木人、木屑、刨花等,一齐送出村外,放火将所有带的东西烧掉,手拿扫帚(传说扫帚可驱鬼辟邪),不能说话,边舞边跑回家里。过去,凡新房竣工都必须送“木神”,近些年来,由于科学知识的普及,这种习俗已逐渐减少。 新房全部竣工后,要举行“央通”(意为镇土)仪式。白族的传统观念认为,新房的地基可能有地脉龙蛇和恶鬼邪气,迁入新居之前必须举行“央通”仪式。仪式由泥水匠大师傅主持。做法是:在堂屋内摆设祭坛,请人诵《平安经》,在房内祭奠土地神碉,对每间居室都要“打醋炭”,方法是:把烧得通红的铁片和石块放在瓢里,外加艾蒿和柏枝,突然加醋或水,使瓢里的东西混合散发出清香的蒸气,手端木瓢,沿墙在每间房子里熏一圈。人们以为,经过“打醋炭”,即可除秽祛邪,迎来吉祥。接着,由诵经者手端净水,对每间房子边洒净水边念经,最后,由主人帮忙,端着汤饭,点着红香,燃放鞭炮,把污秽邪气送出大门外。诵经完毕,泥水匠大师傅爬上房顶,在房楞和屋脊的正中各插上一对小红旗,表示从此新房永固,全家幸福安康。 汉、纳西、回等族的上梁仪式与白族和部分彝族的上梁仪式大同小异。从白族和彝族上梁仪式所用的吉利语、楹联以及木匠尊奉鲁班为神等来看,这两个民族的上梁仪式显然是受到了汉族的影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