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建筑园林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建筑园林

分类:【传统文化】

中国建筑是植根于中华大地,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成长起来的具有独特面貌的建筑体系。它萌芽于距今8 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从此即持续地生长发展,直至近现代。

建筑首先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建筑活动最初的目的是满足人们居住的需要。与传统文化的其他部分相比,建筑更直接地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中国广袤国土上复杂多样的地貌条件,地跨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的气候条件,濒临大海与深入内陆的大气环流条件,土石矿产和植被物种的资源条件,无不制约着建筑的结构与外观,使传统建筑表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同时,建筑还反映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虽然中国古代建筑遗物远不如其他文物那样丰富,但许多重大建筑遗物及遗迹的新的发现,总是使得我们对那个时代的生产力水平作出恰如其分的新评价。

建筑还是精神文明的结晶。新石器时代的村落聚居形式,透露出原始人群已经遵循着一定的秩序原则;居室地面的加工与彩绘,表现了原始人最初的建筑装饰活动。至迟到商代已经实行的“工官”制度,使国家掌握着重大的建筑活动。唐代与宋代的建筑遗存也表明,工官制度对地方建筑实施着有效的指导,官式建筑的典范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中国历史上国都的迁移,实质是文化中心从西向东、复从南向北的迁徙,它促成了中国各民族各地区建筑文化的融汇交流,使官式建筑的结构原则和艺术原则成为中国传统建筑的基调。建筑物的结构、布局,乃至型制、体量、材料、作法、色彩、装饰,都被纳入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政治制度,赋予象征含义,用来表现社会的等级与秩序,表现人对神佛的崇敬与沟通,表现人与大自然的高度和谐与统一。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2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