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开元寺铁佛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开元寺铁佛分类:【传统文化】 北宋铁铸像。在今福建福州经院巷开元寺。寺建于南朝梁太清三年(549),初名“灵山寺”,唐开元间改今名。北宋政和间曾改为道观,后复为寺。寺内有铁铸阿弥陀佛像一尊,结跏趺坐,高5.3米,宽约4米,重约10万斤,为我国古代最大铁佛之一。佛像表面由夹?漆装修而成,丰颐隆准,法相庄严。据清代文献记载,顺治十六年重修铁佛殿时,在佛座下开出银塔一座,上有北宋元丰六年(1083)立塔题记。据此,铁佛当铸于元丰六年之前,是研究宋代冶炼技术的实物例证。 位于开元路经院巷。寺始建于南朝梁太清三年(549),称灵山寺,唐开元二十三年(735)改今名。宋天禧年间寺被焚,庆历三年(1043)重建。宋徽宗时改为道观神霄宫,建炎元年(1127)高宗复为佛寺。清顺治三年(1646)又毁于火,十六年(1659)重建。清康熙亲为题匾额。寺内有铁铸阿弥陀佛坐像1尊,据清初《榕城纪闻》有关载述推测,系宋元丰六年(1083)前铸造。铁佛高5.3米,宽约4米,重约10万斤,结跏趺坐于莲台上,丰颐隆准,法相庄严,是我国东南各省最大的铁佛。另有宋大观二年(1108)雕造的大石槽1个,上镌铭文62字,为古代石器题识所罕见。北宋时寺里刻有梵本毗卢大藏6000余卷,目前我国已无刻本,日本宫内省图书寮藏有部分卷帙。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