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张之洞的经济思想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张之洞的经济思想

分类:【传统文化】

张之洞(1837―1909)对19世纪末的资产阶级变法维新运动,初期曾表示支持并列名强学会,不久又专门写了《劝学篇》,对变法维新运动进行攻击和反对。提出了“旧学为体,新学为用”的论点,坚持用封建主义“圣道”为统治人民的根本;同时在保持和巩固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一些西法,用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技术和知识来帮助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旧学为体,新学为用”是张之洞从事洋务活动的一个基本准则,也是其经济思想的基本理论基础。张之洞的著作有《张文襄公全集》(以下引文均出自此书)。

1.张之洞坚持官督商办制度,主张对兴办的新式工业实行官僚垄断政策。他为了替官商制辩护,提出了“利权分开论”,主张将利和权分开,允许商民求利但不能有权,他说:“盖国家所宜与商民公之者利,所不能听商民专之者权”,“官无权则隐患无穷”,“况现值人心不靖乱党纵横之际,则此权尤宜慎重”。他认为权掌握在官的手里可以保障商人的利益。张之洞为了吸引商人投资,后又不得不对商权有所承认,提出在官督商办的企业里,官商之间的“权限必须分明”,“商权,官断不侵;官权,商亦不抗”。但随即又补充道:“官虽不干预其银款,而用款必须报知;官虽不干预其用人,而所用之人有不合礼法者,官亦可令公司撤换”。这意味着企业管理事务的决定权仍在官方手里,商有权只是一句空话。2.对工、农、商之间的相互关系做了较正确的论述。他强调工的作用,认为“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工者,农、商之枢纽也”。“工有成器,然后商有贩运,是工为体商为用也”。同时,他又从市场角度论述工商关系,强调了商的作用。“精于商术者,则商先谋之”,因而“是商为主,工为使也”。他还从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材料的认识出发论述农工关系。“富民足国之道,以多出土货为要义。无农以为之本,则工无所施,商无所运”。他认为工、农、商三者之间相互联系,故说“大抵农、工、商三事互相表里,互相钩贯,农瘠则病工,工钝则病商,工商聋瞽则病农。三者交病,不可为国矣”。3.为帝国主义国家凭特权在华投资开厂辩护。认为“洋厂所在,其一切物料必取中国,工匠必取之中国,转移闲民必资之中国。彼洋商所得者商本盈余之利,而其本中之利留存于中国者仍复不少”,故“有益于民生”、“国计”。他甚至主张,为了迫沙俄归还我国东三省并借外人、外资之力开发三省“地利”,“莫如将东三省全行开放,令地球各国开门任便通商,所有矿务、工商、杂居各项利益,准各国人任便公享,我收其税”。在腐朽怯弱的清王朝统治下,张之洞的“开门通商”主张,只能为中国的进一步殖民地化铺平道路。

张之洞经济思想的客观效果是明显的。他创办的带有官僚资本性质的新式工业,曾在客观上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着刺激和推动的作用。但是,作为洋务派后期的主要代表,张之洞的经济思想同早期洋务派一样,力主对兴办新式工业进行垄断。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1:1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