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九龄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张九龄分类:【传统文化】 唐代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武则天长安二年(702)进士。始任校书郎,后“以道侔伊吕科策高第,为左拾遗。”(《新唐书?张九龄传》)历任中书舍人,冀州刺史、洪州都督、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迁中书令。为唐玄宗时名相之一。在朝直言敢谏,主张不循资格用人。其为人风度酝藉,颇有政治远见,曾预言安禄山之必反,主张早除祸患,玄宗不听,后深悔之。后为李林甫所忌,开元二十四年罢相,贬荆州长史。其《感遇诗》12首,抒怀感事,刚健质朴,继承了风雅比兴传统。其文章亦宏博典实,颇受时人推许。有《张曲江集》20卷。 唐政治家,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属广东省)人。先天元年(712)中进士,官左拾遗,迁左补阙。张说为相,九龄为中书舍人,内供奉。开元十八年(730)张说逝世,九龄为秘书少监,后为相。任职时守正不阿,选贤任能。开元二十四年(736)为李林甫所谮,罢相,出为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开元二十八年(740)逝世。张九龄继承了儒家人本思想,在朝中所写制书:“明白切当,多得王言之体。”(《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四九)为开元盛世颇为尽力。其诗今存二百余首,写景诗意境开阔,气势飞动;咏物诗多借物咏志,委婉表达情思;被贬时所写之《感遇》诗,更为人所称道,格调刚健清新、情真意切。其诗上承陈子昂,下启李白。明人胡震亨指出:“张子寿(九龄)首创清淡之派。盛唐继起,孟浩然、王维、储光羲、常建、韦应物本曲江(九龄)之清淡而益以风神者也。”(《唐音癸签》卷九)对张九龄在唐诗发展中的地位,给予了确切的评价。有《曲江集》。新旧唐书有传。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