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方平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张方平分类:【传统文化】 北宋政治家、经济学家。字安道,号乐全居士。应天府宋城(今河南商丘县)人。少颖悟,于书一览不忘,记诵淹博。景钓元年(1034),举茂才异等科,知昆山县。又中贤良方正科,迁睦州通判。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先后任直集贤院、知谏院、知制诰、权知开封府,御史中丞、三司使,历知江宁府、杭州、益州等大州府,累官翰林学士承旨、参知政事。其阅历深广,参政日久,乃北宋元老重臣。西夏入犯,方平尚年轻,上《平戎十策》。又写《食货论》,对国家一些经济问题,较全面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庆历、嘉钓年间,两度出任三司使,直接参与了国家财政管理,使他在广泛接触现实经济状况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经济思想。主张重本抑末、改革弊政,认为危害社会经济发展的三个主要经济蠹虫是兼并之家、游释之人和冗兵之费。要求严惩贪污腐败之风,削减冗费以扶助小民,运用轻重之术调节商品、流通货币和平稳物价,以达治理经济之效。反对王安石变法,极论新法之害,对青苗法、免役法和开放铜禁钱禁诸事,从加强国家对货币控制、管理的角度提出批评。重视选拔和使用财政管理人材,以提高经济效率。反对官府管榷封占的经济干涉政策,要求量入为出以平衡财政。为人慷慨有气节,对国家经济、政治、边防诸方面重大问题,论建甚多。守蜀之日,对三苏(苏洵、苏轼、苏辙)极为器重,尝荐苏轼为谏官。轼下诏狱,又抗章相救,故轼终身敬事之。著作有《乐全集》40卷。另有《玉堂集》20卷,已佚。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