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氏帅府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张氏帅府分类:【传统文化】 位于沈阳市沈河区大南门里,建于1914年至1939年,是奉系军阀张作霖及其子张学良将军的官邸和寓所,又称“大帅府”、“少帅府”。张氏帅府是一座由青砖素面围廊的中西混合建筑群。墙高3米余,从建筑的时间和使用上可分为两个部分,即以现存院内青砖墙为界,分东、西两院,东院是帅府的早期建筑,包括四合院、小青楼、大青楼、关帝庙及墙外的赵四小姐楼;西院是后期建筑,有砖混楼房六座。四合院为三进院落,共有房间60余间,是张作霖任第27师中将师长时和夫人、姨太、小姐居住及属下八大处办公的地方。张作霖1928年6月由北京返回沈阳时,在皇姑屯被炸伤后,医治无效,死于小青楼。大青楼位于东院北侧,赫赫有名的“白虎厅”,就在一楼的通北角,杨宇庭、常荫槐就在这里被击毙。 张氏帅府又称“大帅府”、“少帅府”,是原奉系军阀张作霖及其子张学良的官邸及寓所,位于沈阳市朝阳街少帅府巷48号。 张氏帅府始建于1914年,1933年基本建成。占地面积3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7000平方米。分为东、中、西三个院落。内有仪门、会客厅、书房、花园、大青楼、小青楼、赵四小姐楼、边业银行等建筑。建筑风格既有中国传统式、又有中西合璧式、欧式、日式。 由于张氏帅府曾是本世纪初东北地区的政治中心,在这里发生的许多事件都与我国的近代历史息息相关,从而使它声名远扬。 1948年11月沈阳解放后,这里成为辽宁省图书馆和省文联、作家协会的办公地。政府拨巨款对帅府建筑加以维修,使其面貌焕然一新。1988年张氏帅府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12月成立了“张学良旧居陈列馆”,对外开放,接待海内外游客观光。 张学良(1901-2001年),生于今辽宁省台安县,字汉卿,号毅庵。 1928年5月至12月,主持东北易帜后,出任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和东北政务委员会主席,从此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1929年1月枪毙杨宇霆、常荫槐,巩固了执掌东北军政大权的地位。 1936年1月至4月经过与李克农、周恩来会谈,走上了联共抗日的新道路。1936年12月12日,与杨虎城一道,对蒋介石实行兵谏,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制止了国内战争,促成了第二次国共两党联合抗日局面的初步形成。后来蒋介石背信弃义,将张学良长期幽禁起来。1991年3月,张学良携夫人赵一荻赴美国探亲观光,从此结束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幽禁生活。2001年10月15日张学良将军因病抢救无效,在美国夏威夷逝世,享年101岁。 位于沈阳市沈河区朝阳街少帅府巷48号,为奉系军阀张作霖及其子张学良的府邸,又称“大帅府”、“少帅府”。始建于1914年,几经增修至1939年基本完成。建筑群分东西两院。东院为早期建筑,主要有四合院、小青楼、大青楼。四合院为硬山式,三进院落,最南为寿字雕砖照壁。墙为磨砖丝缝,柱础、抱鼓、墀头,垂花门等皆饰雕刻。小青楼为二层硬山,前面出廊。1928年“日军制造皇姑屯事件”,张作霖被炸重伤,救治无效,殁于此。大青楼为仿欧式,三层砖混结构。是张氏商议军机、制定决策和接待中外要员的处所。老虎厅在此楼东北角,杨宇霆和常荫槐被张学良击毙于此。西院为欧式楼房六栋,“9?18”事变后日人续建。解放前这里曾是中央图书馆奉天分馆。1948年沈阳解放后曾为辽宁省文联等单位使用,但产权至今仍为张氏所有。四合院已辟为纪念馆,介绍张学良将军的爱国事迹。1988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