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耒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张耒分类:【文化精萃】 北宋诗人。字文潜,号柯山,楚州淮阴(今江苏淮安)人。少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爱之。十七岁作《函关赋》,从苏轼游,轼称其文汪洋冲澹,有一唱三叹之声。熙宁年间进士及第,历任临淮主簿、寿安尉、咸平县丞,入为太学彖。后以馆阁荐,试秘书省正字,累擢起居舍人,元钓年间,曾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同为“苏门四学士”,诗词唱和,名噪一时。绍圣初,以直龙图阁知润州,后因新旧党争,?宣州,谪监黄州酒税。宋徽宗立,宽赦元钓党人,张耒起用为通判黄州,知兖州,召为太常少卿,复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初,复坐党籍落职,贬房州别驾,安置于黄。五年之后,方得自便,居于陈州。其时、苏轼、苏辙、黄庭坚、晁补之等相继去世,唯张耒独存,于是士人就学者甚众,分日载酒肴饮食之。晚年不仕,卒,六十一岁。张耒有雄才,笔力绝健,诗词俱佳,尤工骚词。其诗学白居易、张藉,多涉时政及民间疾苦,风格平易舒坦,不尚雕琢。如《民歌》中“人家牛马系高木,惟恐牛躯犯炎酷;天工作民良久艰,谁知不如牛马福”。但因过于平易,欠锤炼,故常失于草率。在苏门四学士中,张耒作词最少,但颇精细,多入婉约一辙,如《风流子》上片结于“芳草有情,夕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本属寻常景语,而换头一句“玉容知安否?”则融景入情,力量甚大。“此等句有力量,非深于词,不能知也”(《餐樱庑词话》)。文名不及苏门四学士中其他三人,有《张右史文集》、《柯山集》。研究资料可参见《宋史?文苑传》(中华书局校点本)、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等。 北宋诗人。字文潜,号柯山,学者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县),长于楚州淮阴(今属江苏)。苏门四学士之一。熙宁六年(1073)进士。哲宗时,累迁起居舍人,绍圣初以直龙图阁知润州。坐元钓党籍,谪监黄州酒税,徙复州。徽宗即位,起为黄州通判,知兖州,召为太常少卿,出知颍、汝二州。在颍州得苏轼死讯,举哀行服。崇宁间为言官弹劾,贬黄州安置,后得自便,居陈州。张耒工诗赋散文,曾从学于苏轼,轼称其文“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其创作以诗歌成就最高,颇受白居易、张籍影响,以平易、流丽、晓畅见长。晁补之称赞道:“君诗容易不著意,忽似春风开百花”,最中肯綮。他关注人民疾苦,颇多稼穑艰难与民生疾苦之作,在题材和思想的开掘上都颇具新意。写景抒怀也真醇自然,清新圆润,耐人寻味。诸如“漱井消午醉,扫花坐晚凉”、“翠浪有声黄帽动,春风无力彩旗垂”等佳句,都很受人称赏。词作甚少,其中《少年游》写闺情离思,《秋蕊香》、《风流子》亦写得深婉多情,风调略与秦观词相近。其散文渊源于三苏,主张文理并重,崇尚自然。他认为文是“寓理之具”,能文者“因其言工而理益明”,因而其散文不仅有艺术技巧,也多有积极的思想内容。如《思淮亭记》不仅细腻动人地描绘了淮河两岸的景色,也叙述了“君子不敢乐其所私而无志于天下”的胸怀,洋洋洒洒,气势阔大,颇有乃师之风。平生所作有《柯山集》、《明道杂志》、《诗说》等传世。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