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张议潮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张议潮

分类:【文化精萃】

唐大臣。一作张义潮。沙州敦煌(今甘肃省敦煌市)人。安史乱后,吐蕃贵族陆续攻占河西、陇右各州。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张议潮乘吐蕃内乱,领导沙州各族(汉、粟特、退浑)人民起义,驱逐吐蕃守将,收复沙州,乘胜东进,克瓜州(今甘肃省安西县),一方面派人向长安告捷,一方面治兵修甲,扩大队伍。从大中四年(850)开始,率义军向吐蕃大举进攻,一连攻克伊(今新疆哈密市)、甘(今甘肃省张掖市)、肃(今甘肃省酒泉市)、兰(今甘肃省兰州市)、鄯(今青海省乐都县)、廓(今青海省贵德县)、河(今甘肃省临夏市)、岷(今甘肃省岷县)等州的大片土地。大中五年(851)八月,遣其兄张议潭奉天宝年间河西陇右十一州地图、簿籍归长安。唐朝于同年十一月在沙州设立归义军,授议潮为归义军节度使兼十一州营田处置观察使,全权负责河西地区的军事、行政、财政。咸通二年(861)又率兵攻克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市)。咸通七年(866)其部下攻克西州(今新疆吐鲁番市),接着又挥师东进,与吐蕃大战于?(今陕西省彬县)、宁(甘肃省宁县),斩吐蕃大将尚恐热,吐蕃被迫退出河陇。咸通八年(897)张议潮入朝,官拜河西十一州节度使、金紫光禄大夫、河西万户候、检校吏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右神武统军、南阳郡开国公。十三年(872)卒于长安。张议潮除以上军事功勋外,任节度使时还有不少政绩:发展境内各民族人民的和睦关系;恢复唐制,重建州、县、乡、里制度;领导人民恢复生产,兴屯田疏水利。因维护了国家统一和安定,颇受人民赞颂,今存有唐代说唱文字《张议潮变文》,敦煌莫高窟156洞有壁画《张议潮出行图》,从图中反映出他领导河西地区各民族亲密无间的情况。另外在敦煌遗书中有许多卷子载有歌颂张议潮的诗歌。其生平事迹新旧唐书、《资治通鉴》有简略记载,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所出《张议潮变文》和归义军统治沙、瓜二州时期所遗存的文书记载较详。

吐蕃统治末年唐朝河西地区的军政统帅。汉族。出生在吐蕃统治下的敦煌。为管法成俗门弟子。武功高强。唐会昌六年(846),吐蕃赞普朗达玛遇刺身亡,吐蕃王国的统治秩序迅速崩溃。大中二年(848),张议潮乘吐蕃内乱之机,联络敦煌大姓,发动民众,赶走吐蕃守将节儿,夺取沙州、瓜州,自任刺史,并遣人入报唐朝,表示背蕃归唐。大中三年至四年(849―850),张议潮又率兵陆续攻取甘、肃、伊州。五年(851),唐朝任命他为归义军节度使、河陇十一州观察使。以后10年间,他在占领区内恢复唐制,请留在甘州的高僧法成来敦煌讲经,整顿管内寺院财产,保护佛教僧团利益,又讨击伊州等地回鹘,巩固了后方。十二年(858),张议潮率蕃汉大军东征凉州,于咸通二年(861)打败吐蕃守军,攻占河西重镇凉州。归义军势力达到极盛,唐朝设凉州节度使,以分张议潮权力。但张议潮仍积极经营河西陇右,唐朝颇感不安,于八年(867)征其入朝优养,由其侄张淮深代领军务。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3:5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