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弧刻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弧刻分类:【地域文化】 藏语chu-tshod直译为“水量”,由滴漏计时法而得名。在时轮历中有两种用法: 一是作为计时单位。时轮历把一昼夜分为60个chu-tshod,因此每个chu-tshod相当于钟表上的24分钟,这是这个词的本义。24分钟离15分钟的“刻”比60分钟的“小时”近,比120分钟的“时辰”更近,因此译为“刻”较好。色多六世的《格登新历解》说:“时轮历中的chu-srang在汉译中名为‘分’,chu-tshod名为‘刻’”。《马杨寺汉历心要》第47节中也持此说。 chu-tshod也用来计量空间的弧度。现代天文学中1周天=360度,1度=60分,1分=60秒,这种分法是模仿时间的分秒而来的,时轮历计量空间的弧度也借用计量时间的一套单位:1周天=27宿,1宿=60chu-tshod,1chu-tshod =60chu-srarg。因此1 chu-tshod=4.5度。这是假借命名。为了区别计量时间的chu-tshod与计量空间的chu-tshod,往往把前者译为漏刻,把后者译为弧刻。 现在藏语中一般把小时叫做chu-tshod,这本来是不妥当的,既然已经约定俗成,也很难再改正了。不过还是应该知道它的本义和假借用法,不能把chu-tshod与小时完全等同起来,不能一见到chu-tshod就理解为“小时”。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