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弹词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弹词

分类:【传统文化】

昆剧传统剧目。清代戏曲家洪升创作的传奇《长生殿》之一折。《长生殿》写唐明皇宠幸杨贵妃,任其兄杨国忠为相,政治日趋腐败。安禄山攻长安,明皇仓皇出走,至马嵬坡,将士哗变,杀杨国忠,杨贵妃自缢。后半部写明皇对杨贵妃怀念不已,并以神话形式写他们二人在天上相会。剧本从多方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自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开始,经宋、元、明三代,各类文艺作品中都有写这个故事的,仅戏曲作品就有十几种,其中以元代白朴的杂剧《梧桐雨》最为著名。洪升创作的《长生殿》,前后经十余年,三易其稿。以抒情的笔调,把动人的故事情节同广泛深刻的社会矛盾有机地结合起来。宏伟的场面和优美的曲调,把古典戏曲创作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弹词》一折,写梨园老伶工李龟年流落江南,挟琵琶卖唱为生 。一日在清溪鹫峰寺庙会弹唱天宝年间唐明皇、杨贵妃的故事,素仰李龟年技艺的音乐家李漠听后,将其邀至家中,求授《霓裳羽衣曲》的全谱。这是老生的唱工名剧,由末扮李龟年,主唱“九转货郎儿”一套北曲。曲调苍凉悲壮,颇为感人。唱腔中调的转换和曲调发展手法与所叙情节的变化相应合,用以表现历经乱离的李龟年追叙旧事,极为贴切自然。这折戏不仅文字优美,曲调也很好听,在当时传播很广,以致有“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的说法(“收拾起”是李玉《千钟禄?惨睹》“倾杯玉芙蓉”唱词的首三字,“不提防”是本折“一枝花”的首三字)。《长生殿》全剧长达50出,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被译为英、法、日等国文字,在很多国家流传。300年来一直盛演不衰。

清代流行的一种说唱艺术,包括苏州“弹词”、杨州 “弦词”、四明 “南词”、绍兴“平湖调”、长沙“弹词” 等,其中以苏州 “弹词” 为其代表,影响也最大。弹词从宋代的 “陶真” 发展而来,其作品多数为长篇。在所用语言上,分“土音”、“国音”两类,土音以南方吴音者为最多,其代表作有《义妖传》、《珍珠塔》、《玉蜻蜓》等; 国音是以北京语言写的,其代表作有《安邦志》、《天雨花》、《笔生花》等,弹词以伴奏用弹弦乐器而得名,形式有说有唱,一般有“单档”、“双档” 之分,单档为一人自弹自唱; 双档则为一人弹琵琶,一人弹三弦,轮流说唱,同弹伴奏。弹词的主要对象是小市民和妇女。但封建统治者也喜爱,乾隆皇帝南巡时,听了苏州著名弹词家王周士的弹唱,曾为之倾倒,特别嘉封他为七品京官。弹词著名流派有俞秀山、陈遇乾、马如飞,简称俞调、陈调、马调,三派不同的唱腔风格直至近世仍在流传。

曲艺的一个类别,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著名的品种有苏州弹词、扬州弹词、长沙弹词、四明弹词等。表演可一至三人,自弹自唱,有说有唱,以唱为主。伴奏乐器有小三弦、琵琶和扬琴。唱词多为七字韵语,唱腔多为上下句反复变化。用当地方言演唱,曲调因地而异。苏州弹词流行于苏南和杭嘉湖地区。唱腔丰富多彩,流派纷呈。陈遇乾所创陈调,苍劲浑厚,直抒悲壮慷慨之情。俞秀山所创俞调,清丽婉转,有阴柔之美,宜于表现妇女的千?百折情怀。马如飞所创马调,质朴爽利,便于吟诵,韵味深长。在苏州,评话称大书,弹词为小书,两者合称“苏州评弹”。扬州弹词用扬州方言说唱,流行于扬州、镇江、南京一带,是在当地民歌、小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清末民初最为盛行,以至上海也有扬州弹词表演。四明弹词流行于宁波、镇海、慈溪、奉化一带,曾受当地地方戏影响,历史悠久,是一种唱、奏、念、吟兼备,表、白相间的曲艺形式,可听可玩。

也叫 “南词” 。曲艺的一种类别。一般认为其前身为“陶真”(南宋时说唱艺术) 或 “词话”(元明时说唱艺术) 。表演者一人至三四人,有说有唱或只唱不说,采用坐唱形式。乐器大都以三弦、琵琶或月琴为主,表演者自弹自唱。各地弹词均用当地方言说唱,曲调、唱腔各自不同。有苏州弹词、扬州弹词、四明 (浙江) 南词、长沙弹词、桂林弹词等。绍兴平胡调等也属这一类。

又称“唱评”、“讲评”,流行于全省各城镇。其音乐唱腔源于渔鼓,演唱者自弹月琴伴奏,唱词多七字句或十字句,尊八仙中的韩湘子为师祖。弹词艺人旧时怀抱月琴,走街串巷为人演唱。民主革命时期,一些革命志士曾利用弹词这种群众喜爱的曲艺形式来宣传革命道理,唤起民众。如陈天华写的《猛回头》,就是用弹词形式列举列强瓜分中国的事实,用血的教训来唤醒国民,宣传反帝、反清的政治主张。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1:3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