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汪桂芬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汪桂芬1860—1906清京剧演员。名谦,字艳秋,号美仙,湖北汉川人,一说安徽人。曾为程长庚操琴,唱腔宗程而有变化,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与谭鑫培、孙菊仙并称为京剧老生“后三杰”。嗓音高亢,唱腔激越,善于表达悲愤感情,以《文昭关》、《取成都》等剧著名。 汪桂芬1860~1906名谦,字艳秋,号美仙。潜山人。春台班著名武生汪年宝之子。9岁从陈兰笙习老生兼老旦,18岁满师,未及搭班而嗓败,投樊景泰门下改习场面,曾代师为程长庚操琴,对程派的声腔特点,艺术手法多有研究。1880年嗓音恢复,搭春台班,力学程派,兼收其它京剧流派之长,创造了以雄劲沉郁自成一格的“汪派”,与孙菊仙、谭鑫培并称为“老生新三杰”、“新三鼎甲”。曾被选入升平署外学。嗓音高亢宽亮,演唱气力充沛、浑厚刚劲,朴实无华而注重气势。为人耿直不阿。晚年生活潦倒,时着头陀和尚装束,自号“德心大师”。代表剧目为《文昭关》、《取成都》、《取帅印》、《战长沙》等。传人有王凤卿等。 汪桂芬京剧表演艺术家。1860年生,1906年去世。湖北人。9岁拜陈兰笙为师,学老生。18岁倒嗓后改任场面(即乐队演奏员),为程长庚操琴。嗓音恢复后,于光绪八年(1882)在“春台班”演出。与谭鑫培、孙菊仙并称为老生“新三鼎甲”。曾任清朝“内廷供奉”。嗓音高亢,唱腔激越,善于表达悲愤慷慨的情感,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汪派”。代表剧目有《文昭关》、《取成都》、《战长沙》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