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彝、傣族的牛亲家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彝、傣族的牛亲家分类:【风俗文化】 红河南岸的哈尼族、彝族、傣族人民,历史上有着互助友爱的传统。居住在半山的哈尼、彝族兄弟和住坝子里的傣族兄弟,共同喂养耕牛驮马,他们把这种互助关系称为“牛亲家”、“马亲家”。 搭“牛亲家”是这样的:一般以河坝一家傣族为一方,山区的一家哈尼族或彝族为另一方;一方有母牛,另一方有公牛,通过互相商量,自愿把公牛和母牛配成一对,共同管理使用。这种关系定下来后,一般不再变更。 开春,坝子里青草茂盛,气候温和,是傣族兄弟种早稻的时节,耕牛或驮马就由傣家喂养使用;夏天和秋天,河坝气候炎热,正是半山哈尼、彝族兄弟种植中稻,迎接收割的季节,耕牛或驮马又由哈尼、彝家喂养使用;冬天,半山气候寒冷,耕牛或驮马又赶到河坝过冬由傣家兄弟喂养。这样既保护了牛马,又有利于生产。母畜下了牛崽或马驹,属双方所有。有宰杀的,互相分成。“牛亲家”、“马亲家”一代代往下传,双方的情谊随着加深。傣族人的“正月年”,请来哈尼、彝家兄弟酒席上坐;哈尼、彝家的“十月年”、“火把节”,送给傣家兄弟“焖锅酒”和糯米粑粑。 “牛亲家”的关系把傣族、哈尼族、彝族人民连在一起,谱写了一曲民族团结友爱,建设边疆的赞歌。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