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彩陶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彩陶

分类:【传统文化】

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中一种最精美的陶器。主要特征是在陶器上用红、黑、赭、白等色绘出各种彩画。彩陶是人们日常用具之中的一种。距今7900年的磁山文化最早生产了简单的彩陶。后来全国各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都生产彩陶,如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马家窑文化等等。常见的器皿有饮食器、汲水器、储盛器等,如碗、钵、盆、盘、杯、罐、瓶等。彩绘的形式有图案和图画两大类。图案主要包括植物花纹和几何形线条。植物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植物,它们的枝叶、花瓣、籽实等配置得体,匀称相宜,以各种形式构成图案,这是在长期采集和农业劳动中熟悉各类植物的结果。以各种线条构成的几何图案,有垂帐纹、平行条纹、弧线三角纹、圆圈纹、方格纹、葫芦形纹、锯齿纹、人字形纹等。图画数量不多,但艺术价值很高,有奔腾的野鹿、独立的云鹄、飞翔的野鸟、鱼的长尾水鸟,张嘴露齿、作吞噬食物的大鱼,有人面和鱼群组成的画面,有伸肢的青蛙,有爬伏的大龟,有游划挺进的小虫,还有各类人物形象。彩陶艺术显示出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的祖先,自古以来就具有无穷无尽的创造力。是研究我国原始社会史、美术史的宝贵资料。

彩陶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一种陶器,坯体上绘有红、黑、白三色装饰花纹,故名。彩陶分布地区很广,延续时间较长,其中以黄河上游仰韶文化的彩陶最为丰富。仰韶文化的制陶工艺已相当发达,设有专门窑场。此外,甘肃、青海的半山一马厂文化,长江流域的大溪文化和辽宁的红山文化,东部沿海的青莲岗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等都有彩陶。从新石器时代末期到青铜时代的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卡约文化、寺洼文化以至铁器时代初期的沙井文化等,也有一定数量的彩陶。仰韶文化的彩陶,1921年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分半坡型、庙底沟型、马家窑型等早、中、晚期三类。半坡型彩陶的装饰花纹以宽带纹为主,还有折线纹、三角纹、斜线纹、菱形纹、辫形纹等几何图案,并以鱼形花纹最具代表性,主要器物有圆底钵、卷唇折腹圆底盆、小口细颈大腹壶等。庙底沟彩陶图案,多为曲边三角形,以黑白纹饰为主,主要器物有曲腹小平底碗、卷唇曲腹盆等,均为平底。马家窑彩陶,为黑色花纹,同心圆图案较多,装饰面积较大,主要器物有盆、钵、瓶、瓮、罐、豆、壶等。半山型彩陶因首次发现于甘肃宁定县半山地区而得名,主要以短颈广肩鼓腹的陶罐为主,从造型和装饰角度看,是彩陶工艺中最为精美的。马厂型彩陶发现于青海乐都县马厂沿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里,代表性器物是双耳罐。青莲岗文化、大汶口文化出土的彩陶,主要器物有鼎、豆、壶、罐、杯、甭、钵七种,并以壶为最多。分布在长江北岸江汉地区的屈家岭文化彩陶,以纺轮和薄胎彩陶最具特色。

武山县和甘谷县分别出土了距今约5000年的彩陶。一件上绘有鲵鱼,人头鱼身。另一件上绘有蜥蜴,人首蜥蜴身。这两件彩陶的共同风格是笔法简朴粗犷,生动形象,富有灵气、神气,以致有人视其为伏羲氏的原型。

大地湾彩陶、马家窑彩陶,其造型所达到的艺术水平在中国原始艺术中也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如大地湾出土的“人首葫芦瓶”,马家窑出土的“双耳虎头盖彩罐”、“蛙纹彩陶盆”等,成为研究中国艺术史的代表作品。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