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彭马溪州之战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彭马溪州之战分类:【地域文化】 土家族首领彭仕愁率溪、锦、奖、辰四州各民族反抗楚王马希范掠夺的民族正义战争。唐末,参与周武王伐纣的彭人后裔彭仕愁,为巴蛮之脉系土家族首领,“世传郡印,家总州兵,布惠立威,识恩知劝”,统辖了溪州, “历三四代,长千万夫”。当后晋天福四年(939)九月,楚王马希范派遣官军到溪州,抓掳人口,掠夺溪货,苛征暴敛,搜刮土家族民脂民膏,以供淫乐挥霍无度之需。彭仕愁率领溪州土兵,联合锦州(今麻阳),奖州(今芷江)、辰州(今沅陵)三州蛮族,奋力抵抗,开展了反民族压迫正义之战。马希范的静江指挥使刘?和决战指挥使廖匡齐,被彭仕愁采取诱敌深入战略,在保山寨战役中,廖匡齐被彭仕愁蛮兵用滚木擂石砸死。刘?向保山寨发射火箭,使山寨被焚。彭仕愁率领蛮兵退入奖、锦州深山丛林,偷袭刘?军营,使得刘?首尾难顾,处于挨打被动境地,迫使马希范约和。彭仕愁率五州酋豪,与马希范签定盟约条款。马希范向彭仕愁保证:一是“不夺其财,不贪其土”;二是“乃依前奏,授彭仕愁溪州刺史”;三是“诸子将吏,咸复职员”;四是“仍须廪粟,大赈灾民”。盟约还写上“尔能恭顺,我无科徭;本州赋租, 自为供赡;本都兵士,亦不抽差”;还禁止“管界团保军人百姓乱入诸州四界,劫掠泫盗,逃走人口”; “凡是王庭差纲,收买溪货,并都幕采伐土产,不许辄有庇占”。为使盟约公诸于世,千古誓守,以铜五千斤,铸铜柱,刻盟约,立于楚溪交界处会溪坪。从此,楚蛮划疆分界,“汉不入峒,蛮不出境”,彭仕愁任溪州都誓主,管辖三知州、六长官,八百三十六峒蛮族,世代承袭。历经九姓封建王朝,长达八百年之久,开创了溪州土家族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新一页。至今铜柱列为国务院保护文物,巍然屹立在猛峒河畔王村崖壁。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