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彰德古城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彰德古城

分类:【传统文化】

也称安阳古城。远在3300多年前。商王盘庚十四年就迁都于殷,营建殷都(今安阳城西北二公里的小屯一带)。周灭商后,殷都日渐荒芜,故称殷墟。秦昭襄王五十年(公元前257)秦军攻克“宁新中”(今安阳城东南20公里的汤阴县故城一带),改名为安阳。把“宁”改为“安”,义相近,地处淇河北边之为“阳”,合为安阳。从此,安阳之名载入史册。秦始皇十一年(公元前236年)秦将王翦等又克安阳,始建安阳城。汉初废安阳入汤阴,西晋初(265年)复设置安阳(今安阳城西南二公里)。北魏天兴元年(398年),建安阳城。北魏后期,再废安阳入汤阴,尔后又复汤阴入邺,称邺都(今安阳城北20公里的邺镇)。北周大象二年(580年)杨坚焚邺城,将邺官府和居民全迁安阳(今安阳城东北10公里灵芝村一带)称邺,为相州。隋代废州,开皇十八年(598年)设尧城县,建尧城(今安阳城东南15公里的尊贵屯村一带,现城址尚存北城门,后人称“北大券”)。唐代又称安阳,为相州。宋景德三年(1006年),增筑安阳城(包括今安阳城和北魏天兴安阳城)周长19里。金代将安阳改为彰德府。明洪武元年(1368年),将安阳城改筑为彰德府城。城内大街小巷,纵横交错,密如蛛网,有9府18巷72胡同之说。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重修。清代康熙十六年(1677年)、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雍正七年(1729年),又重修三次。1932年增建“新安门”。建国前,鼓楼、钟楼被毁。建国后,城墙和城门大都被拆,但古城内的街道和民宅建筑基本完好,城内名胜古迹甚多。西南城墙角尚存,辟为三角湖公园,为游览之地。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3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