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徙木立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徙木立信

分类:【传统文化】

战国时商鞅的故事。商鞅(?―前338),卫国人,名卫鞅,姓公孙,又称公孙鞅,后被秦封于商地而称商鞅。商鞅入秦后得到秦孝公的重用,于前356(一说前359) 和前350年两次在秦国推行变法,以图富国强兵。前356年酝酿变法时,新法遭到旧贵族的代表甘龙、杜挚等的强烈抵制。商鞅驳斥了旧贵族“法古”、“循礼” 的复古主张,提出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的主张,坚定地宣称“反古者不可非 (非议),而循礼者不足多(多,称赞)。秦孝公任用商鞅为左庶长,实施变法。变法令起草好后,商鞅担心百姓不信服,便在国都咸阳南门处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杆,征集百姓中能将木杆移到国都北门者,赏十斤黄金 (一斤约合今250克)。百姓们都很奇怪,也不相信这样简单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金,无人响应。商鞅再次下令“能徙者予五十金” (五十斤黄金)。这时有一个人出来将木杆扛到北门,商鞅当即如数付给报酬,以此向百姓们表明他言而有信。之后便颁布变法令。商鞅变法在秦国取得巨大成效,商鞅也因功升大良造 (相当于相国兼将军)。后来,秦孝公死,即位的惠王车裂了商鞅。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0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