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德和园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德和园分类:【传统文化】 清代苑囿。颐和园内园中之园。原名怡寿堂,在颐和园东部仁寿殿之北。此主体建筑是一座大戏台,台高21米,宽17米,为现存最大古戏台。戏台分上、中、下三层,上层曰福台,中层为禄台、下层为寿台。每层舞台设有活动层,演员可从顶板的天井“自天而降”,亦可自地板的地井“破地而出”。慈禧常于此看戏,尤其是过生日时,更要连演九天。有时还别出心裁,要在三层舞台上同时演出戏剧,以增热闹吉祥的气氛。最初演员,必须由内监担任,但自咸丰年间后,便允许民间著名艺人到此演出,杨小楼、谭鑫培等人均曾参加演出,并受到慈禧的赏赐。 位于颐和园东宫门内。原为清乾隆时怡春堂旧址。现存建筑有大戏楼和颐乐殿,为光绪年间所建,工程历时六年,耗资白银71万两,为颐和园中大型工程之一,是专供慈禧太后看戏的场所。其中大戏楼面宽七间,高21米,翘角重檐。舞台分上中下三层,是当时国内最大的戏楼。三层舞台之间有活动的天地井相连,可以表现神仙升天、下凡、入地等情节。台底部有水池、水井,可设置水法布景。后面还有两层扮戏楼,是演员出场准备的后台。清末,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杨小楼等都曾在此为慈禧演戏。慈禧赏戏是在戏楼北面的颐乐殿,殿面宽7间,中央有金漆珐琅百鸟朝凤宝座,为慈禧专座。戏楼内现进行了复原陈列,是了解古代戏剧舞台场景,研究古代戏剧建筑等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