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德州曲艺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德州曲艺场分类:【地域文化】 山东德州曲艺演出场所总称。早在明、清时期,德州药王庙(柴市街东头)、城隍庙、火神庙等庙会及北厂、上码头均有民间说唱艺人演出。冯廷?(康熙壬戌进士)诗中有具体描写:“柴市东头古道场,乘春女儿竞焚香,茶馆酒肆芦棚下,高歌吴?赛药王。”1928年至城隍庙东廊坊初建“同庆茶社”,天津张云芳演出乐亭大鼓轰动州城。1933年德县进德会西侧兴建书场数处,演出曲艺及皮影。后有山东大鼓艺人陈玉堂、西河大鼓艺人李文成、评词艺人莫培青等演出。1946年西河大鼓艺人张泰泉在火车站设书场;张玉芳在车站后建书场,由徐浩岚说评书。1953年市区娱乐中心转移,张泰泉、范景尧分别将书场迁至今人民剧场西面。几处书场先后有西河大鼓张泰泉、刘起明、宋彩云、张桂芳、刘立云、常桂芳,河南坠子郭文玉,评词徐浩岚,相声孙兴海、张文德、王永娣(女)、茹少亭、骆宝珊、张宝?等演出。1958年市文化部门在南小市建“德州市曲艺厅”,并在黎明东、西街设曲艺场两处,1960年又在东方红路北侧设“夜市露天书场”,以上均为德州市曲艺队演出场所。1964年全部关闭。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