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恩科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恩科

分类:【传统文化】

宋代科举考试中的一种特殊形式。科举制度每三年举行乡试及会试,称为正科。若遇皇帝即位及皇帝庆典,皇帝要广施恩泽,开科取才,故称为恩科。哲宗元钓初,许例外增一举,前后恩科命官几千人。“即位之初,有此过举,谓之恩泽”(《宋史?选举志一》)仁宗嘉钓二年(1057年),担心三年大比,有滞才之叹,遂诏曰:“朕惟国之取士,与士之待举,不可旷而冗也。故立间岁之期,以励其勤。”(《宋史?选举志一》)这种更改科期的科举也是恩科之一种。又,宋初,一般人才以应举为唯一出路,故一举不及第,明年可再试,其中有屡次落选者,或到了殿试而不被录取的,这些人累积前后的考试次数,分别等级,另选籍册,遇到皇帝亲自策问时,则可附以奏闻,如经许可附试,称为“特奏名”。屡试不及者,又有恩例。此法成为常例,故也为恩科。“开宝三年(970年),诏礼部阅贡士及十五举当终场者,得106人,赐本科出身。特奏名恩例,盖自此始。(《宋史?选举志一》)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诏十举以上至十五举进士诸科180多人,并赐出身。明清时也行恩科。如恩科与正科同时举行,称为恩正并科,按两科名额录取。

科举制度中于正科外皇帝特恩开科取士。宋代科举考试,对于屡试不中的士人,开有“特奏名”和“赐出身”的特例,为后世恩科之始。开宝三年(970)、太平兴国二年(977),宋太祖、宋太宗分别赐参加省试、殿试落第十五次、十次以上者“出身”。咸丰三年(1000),又特许举人年高而屡经省试或殿试落第者,遇皇帝亲试士时,得别立名册以奏,经特许附试,谓之特奏名。凡特奏名者,一般皆能得中,因此称为恩科。明清两代,在正科外,遇皇帝皇后整寿、新皇帝即位或朝廷庆典等,临时加科称恩科。若庆典适逢正科之年,则以正科为恩科,而正科或于先一年预行,或于次年补行。如果正科与恩科合并举行,则称为恩正并科,按两科名额取中。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3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