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感通寺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感通寺

分类:【传统文化】

又名荡山寺,在云南大理苍山圣应峰南麓、莫残溪北岸。建筑宏伟,系大理名刹。传建于东汉,历代重修。明杨慎曾在此著音韵学专著《转注古音略》,名其所居之楼为“写韵楼”,今犹存。寺内有一对联: “奇花龙马传千古,名士高僧共一楼。”记载明初无极和尚向朱元璋进贡茶花、名马,清初担当和尚因慕杨慎品学,重居此寺的景况。今寺已成为旅游胜地。现存写韵楼为一木结构楼阁,是清康熙六年(公元1666年)名僧担当所修,并作有《写韵楼歌》等诗文以抒发缅怀、崇敬杨慎之情。

在大理县城南苍山圣应峰脚下的斑山上。又名荡山寺,创建于唐代,后历代曾多次重修。原寺规模较大,殿阁层叠,寺僧众多,今只剩大殿一座及厢房两所。明代初年,无极(法天)和尚向太祖朱元璋献山茶花树一株、白马一匹,太祖赐诗18章,后刻18块御制诗碑。明代文学家杨慎曾住寺内,写下音韵学著作《转注古音略》一书流传于世。明学者李元阳题杨慎住房名:写韵楼。徐霞客曾访感通寺。寺中有楹联称“奇花龙女传千古,名士高僧共一楼”,传为古今佳话。

位于市西北点苍山圣应峰南麓、莫残溪北岸。又名荡山寺。《大理县志稿》载,寺始建于东汉,几度兴废,至明初渐盛。一度有寺庵三十六院,被誉为苍洱诸大寺之最。明太祖朱元璋曾赐诗勒石殿前。至清初,仍称“西南胜览无双寺,苍洱驰名第一山”。“半山佛寺郁嵯峨,树色溪声云气多”,感通寺历来是名士文人喜游之地。担当、杨慎、李元阳、徐霞客等都曾留连驻游,留下了不少风流墨迹。该寺高僧无极曾向朱元璋进贡茶花、名马;明学者杨慎曾在寺中“写韵楼”著《转注古音略》;明末清初诗人、书画家唐泰于明亡后愤然入寺为僧(法名普和,人称担当和尚),徐霞客曾赞其诗、画、书得董其昌三昧。寺有楹联写此盛况:“奇花龙马传千古;名士高僧共一楼。”民间至今流传着龙女花、波罗岩、白虎墩、神通坡等有关该寺的美丽神话故事。寺今仅存一院,已修葺辟建为旅游景点。寺侧原有担当墓塔,今仅存塔铭于寺。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1:4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