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战后时期建筑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战后时期建筑

分类:【中国民俗】

1945年台湾收复至今,为战后时期。这一时期的建筑称为战后时期建筑。20世纪中期,台湾当局的建筑影响主要体现在一些公共建筑,如文化建筑、纪念性建筑。至70年代,在国父纪念堂、中正纪念堂两大纪念建筑落成前后,现代化高层建筑也相继出现。东海大学出版了华昌琳夫妇的《传统住宅勘察》之后,对传统建筑的重视开始升温,乡土建筑开始风行。80年代,先后完成了板桥林家花园的修复工作,建造了将田园风光结合于古典庭院建筑之中的南园,其红砖、白壁交相辉映,木刻、砖雕均依乡土传统。

台湾随处可见新旧样式杂糅的民居

这一时期民居以高层公寓“大安国宅”为代表。其设计注重乡土之风,造型以大屋顶上夸张的闽南式山墙为主。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收入阶层对市郊型住宅开始产生兴趣,交通条件好的山坡地得以大量开发。如大台北华城、伯爵山庄等均以“别墅”为号召。这些市郊住宅不乏佳作,但大多反映了台湾社会暴发户的文化水平。进入90年代后,社会更加多元,建筑也进入多元时代。一些传统民居在急剧的社会变革与地震等天灾人祸中消失。一些高层公寓不断在现代化都市中崛起。目前台湾的民居,因大都市、中小城镇、乡村生存环境和土地资源不同而不同,大都市居民大都住在现代化高层公寓中,少部分富家则有复式结构住房或单门独户庭院。中小城镇居民大都一家一幢住房,或二层或三层或四层,大多幢幢相连而形成街巷。乡村住宅也呈多样型:有传统的多进式院落型,有单门独户的洋楼型,也有一些院落呈无规则的单层型。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41:00